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罗定艺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高二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选修3、选修6。第Ⅰ卷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民居一般指传统的居住建筑。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民居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下图中a、b分别为西南吊脚楼和北方黄土窑洞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a、b两地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植被C.气候D.土壤2.a、b所在地区共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盐渍化C.红色荒漠D.湿地萎缩3.上述环境问题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围湖造田B.全球变暖-2-C.植被破坏D.不合理灌溉【答案】1.C2.A3.C【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气候潮湿,因此因地制宜,传统民居主要是吊脚楼;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候区,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土体直立,因此发展的是黄土窑洞,所以造成a,b两地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故答案选C项。【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问题。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再加上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也较为集中,而且多暴雨,再加上土质疏松,主要的环境问题也为水土流失,故答案选A。【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两地出现的共同问题为水土流失,两地共同的原因为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故答案选C项。围湖造田易导致湖泊萎缩等问题,与水土流失无关,A错误;全球变暖与水土流失无关,B错误;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与水土流失无关,D错误。故答案选C项。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5.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3-【答案】4.D5.A【解析】【4题详解】甲所在地形区为成都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乙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不频繁;丙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照充足,热量不足;丁是长城,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D正确。【5题详解】甲所在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从事水田耕作、种植业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油菜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7.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①亚热带湿润地区②黑土广布③综合性工业基地④肥沃的水稻土⑤水田农业⑥林矿资源丰富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A.①②③④B.②⑥⑦⑧C.①③④⑤D.⑤⑥⑦⑧【答案】6.B7.B【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4-根据图示轮廓与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为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影响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主要是气候中的热量,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较低,只能一年一熟,适宜种植温凉作物;而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处于亚热带地区,热量较充足,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种植喜湿热的水稻等。故选B。【7题详解】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而乙图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且图示长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较强;该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耕地类型属于水田,主要是发展水稻种植业,该地沪宁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辽中南地区才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且我国旱地耕作业主要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项目的是③④⑤⑥,故选B。考点:东北与长三角的区域差异近年来,虎林市围绕绿色生态农业舞活科技龙头,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实施虎林灌区、水稻智能化催芽育秧基地等项目,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收活动,粮食生产连年增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A.气温的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5-C.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9.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D.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答案】8.D9.D【解析】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导致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8题详解】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D对。气温的日较差小,作物养分积累少,品质差,A错。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是作物生长的一般影响因素,不是作物品质好的特殊因素,B、C错。【9题详解】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D对。产品深加工,不是向机械化、专业化方向发展,A、B错。深加工,不属于农业生产优质化,C错。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C.干旱为主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11.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答案】10.C11.B【解析】试题分析:-6-【10题详解】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引起一系列地理要素的变化。降水少,河流补给来源少,靠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稀少发育差,多内流河;该区降水少且不稳定,沙质疏松物质多,加上靠近冬季风源,大风天气集中且多,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高山盆地,加剧干旱,故选C。【11题详解】西北植被稀少,是因为水分条件差,根本原因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无法到达。故选B。【考点定位】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基尼系数是反映某一指标样本中分布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既是衡量产业空间集中程度的传统指标,也是测度某一产业集聚水平的良好指标。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1,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读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图。完成下列各题。12.图中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A.珠三角地区B.粤西地区C.粤东地区D.粤北地区13.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反映出()A.制造业空间呈现分散化B.高端制造业向粤东集聚C.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弱化D.制造业水平均显著下降14.影响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金投入B.产业转移C.人口迁移D.资源枯竭【答案】12.C13.A14.B【解析】【分析】工业集聚为本题主要考查点。【12题详解】-7-空间基尼系数变化幅度是2005年与2014年的差值有图可知,广东省东部地区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0.13全省均值变化较小,基本不变,因此正确答案选C。【13题详解】有图可以看出,广东省东部地区2014年比2015年的空间基尼系数上升幅度较大。相反,广东省西部地区则是下降幅度比较大。横向比较在2005年广东省东部的空间基尼系数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而在2014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基尼系数差值缩小。表明制造业空间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正确答案选A,无法看出高端制造业向广州东部集聚,也无法看出制造业水平下降和专业化分工弱化。BCD错误。【14题详解】在2005年以珠三角地区产业集聚最为集中,其次是西部、北部和东部地区2014年珠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程度明显下降,而西部、东部和北部相对不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程度有所提高,全省均值空间基尼系数下降,说明有可能是由产业转移,由珠三角地区向东部和西部地区转移和北部。正确答案选B,跟资金投入、人口迁移,以及资源枯竭无关。ACD错误。【点睛】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因为西部地区区位基尼系数偏高,但西部的经济水平、交通均落后于东部。但是西部资源丰富,大量工厂布局在原料和能源的丰富地区;而东部省市的改革开放的影响,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在空间上趋于分散。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反映着产业空间分布的状况,它的值越大,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6.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15.B16.C【解析】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施工。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增加进口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增强能源供应安全。【15题详解】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①对。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施工,②错。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③对。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沙漠气候区,④错。B正确,A、C、D错误。【16题详解】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增加进口量,缓解能源供需矛盾,①对。石油大气污染严重,不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②③错。进口渠道增多,有-9-利于增强能源供应安全,④对。C正确,A、B、D错误。近年来,大量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迁往东南亚的越南、缅甸等国,比如索尼、三星、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企业,而中国企业包括中兴、华为、富士康、小米等知名企业也选择在东南亚扩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与珠三角相比,东南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广阔B.交通便捷C.生态良好D.成本优势明显18.大量外资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对该地区发展最有利的影响是()A.环境质量提高B.促进产业升级C.促进城市化D.保障粮食安全【答案】17.D18.B【解析】【17题详解】材料中迁移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珠三角相比,东南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建厂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低,成本优势明显,D对。国际知名企业,市场面向全球,A错。交通、生态良好对企业有影响,不是主要原因,B、C错。故选D。【18题详解】材料中撤离的大量外资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该类企业撤离珠三角地区,对该地区发展最有利的影响是促进产业升级,B对。该类企业主要是手机组装生产,对环境影响小,环境质量提高不明显,A错。需要劳动力数量减少,对促进城市化影响小,C错。与保障粮食安全关系不大,D错。故选B。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
本文标题:广东省罗定艺术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7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