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二)(第3~4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章末综合测评(二)(第3~4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某种“影响”B.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C.温特的实验证明是胚芽鞘下部产生的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A[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正确;拜尔的实验是在无光的环境中进行,B错误;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C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特定腺体合成并分泌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植物的向光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非特定腺体合成并分泌,B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运输到侧芽,C错误;植物的向光性能说明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的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3.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对照实验设计要求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与实验组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都应与实验组一致,所以该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生长素的有无不同外,其他设置都应相同,包括琼脂块、放置的位置等。]4.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细胞分裂素B.乙烯生成物C.赤霉素类物质D.生长素类物质-2-D[除去顶芽后,腋芽生长过快又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打顶后的伤口处,施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5.研究表明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现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B[由于根和茎均受重力影响,在重力刺激下茎背向重力生长,根向重力生长。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的茎向光生长,由“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综合分析可知根斜向下生长,茎斜向上生长,B项符合题意。]6.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X、Y、Z三种浓度生长素对杨树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判断合理的是()A.三种浓度的大小关系应为:YZXB.Y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杨树侧芽细胞分裂C.Z浓度是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D.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D[X、Y、Z三个浓度中,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根据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说明X浓度最大,但是Y和Z浓度大小不能确定,A项错误;Y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杨树侧芽生长量大,说明Y浓度生长可促进杨树侧芽的生长,但生长素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项错误;该实验设置的浓度太少,只能确定杨树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在Z左右,C项错误;据图可知,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清水组)相比,杨树侧芽生长量小,说明X浓度生长素抑制杨树侧芽生长,D项正确。]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在果实将要脱落的阶段含量最高;根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原理,不同浓度的生-3-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8.有关下列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①茎的向光性②茎的背地性③根的向地性④顶端优势⑤用除草剂去除杂草A.不能反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的是①②④B.①②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C.③④⑤实例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D.⑤实例反映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A[生长素作用特点是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实例①和②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实例③和④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实例⑤能说明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9.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B[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生产上可用于促进果实的发育而培育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方面;B项是乙烯的生理作用。]10.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横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图一图二图三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C[在单侧光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二的d侧,A项错误;由图一、图二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B项错误,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由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图三中e侧生长素多于f侧,e侧生长较快,对应图二的d侧,C项正确;g侧生长素多于h侧,g侧生长受到抑制,图二中c部位、d部位生长均受到促进,D项错误。]11.某同学调查正方形样地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用五点取样法取样,如表为各样方-4-的植株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同学需要改进的是()样方编号12345数量(株)10010A.适当增大样方面积B.适当减少样方数目C.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D.改变计数方法A[表格中只有两个样方获取了植物的数量,其余样方的数量都是0,说明样方中植物个体的数量太少,应该适当增大样方面积,而与计数方法无关,A正确。]1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无法判断A[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保护鱼苗,把老年个体捕捞后,使种群的年龄结构变成增长型,A正确。]13.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数量为10万,一年内出生了1862个,则年出生率为1.862%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近期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C.群落中只有植物有垂直结构,动物没有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A[出生率=新产生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1862/100000×100%=1.862%,A正确;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近期种群数量会处于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无法保持稳定,B错误;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会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垂直结构,C错误;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也有积极的方面,例如治理沙漠、抚育森林等,D错误。]14.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B[将种群的数量控制在K/2左右,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可持续提供的资源数量最多,同时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B正确。]15.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植物无分层现象B.群落的结构主要指群落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5-C.土壤小动物类群也有分层现象D.从弃耕农田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优势种肯定是乔木C[海洋植物由于光照及含氧量而呈现分层现象,A错误。群落的结构主要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B错误。土壤小动物类群会由于食物及栖息地分层,C正确。从弃耕农田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最终优势种不一定是乔木,D错误。]16.研究人员调查了1928年~1977年某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灰鹭种群数量应采用样方法B.灰鹭种群1964年后呈“J”型增长C.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D.连续暖冬持续提升灰鹭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C[灰鹭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A错误;灰鹭种群1964年后呈“S”型增长,B错误;据图分析,非寒冷年份灰鹭种群数量也会出现波动,C正确;连续暖冬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连续暖冬时灰鹭的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说明出生率下降,D错误。]17.有关种间关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互利共生关系实现的B.水稻感染赤霉菌后疯长,二者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鲈鱼在食物短缺时以幼小的鲈鱼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共同培养时,二者之间存在种内斗争B[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可以通过互利共生或者种间竞争等实现,A错误;鲈鱼和幼小的鲈鱼为同一物种,不存在捕食关系,C错误;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属于两个物种,二者共同培养时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1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第一句中“草盛豆苗稀”隐含的生物间的关系及第三句中“道狭草木长”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分别是()A.竞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B.竞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C.捕食、撤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D.捕食、撒去人类活动群落演替方向未发生变化-6-B[草和豆苗之间竞争光照和营养,属于竞争关系。“道狭草木长”是由于人迹罕至,草木才长的茂盛,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19.下面是某地沙丘中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沙丘上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引起上述群落演替的环境因素之一是该地区雨水增多C.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数量都呈“J”型增长D.人类活动会对图示群落演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C[演替中优势种的数量会增加,但其生存环境并非理想条件,其数量是“S”型增长,C错误。]20.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B.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C.b~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D.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B[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说明增长的倍数λ大于1,A正确;d点后该种群的数量下降后趋于稳定,说明生存环境趋于稳定,B错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与食物、天敌相关,C正确;性别比例的变动影响种群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D正确。]2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二)(第3~4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