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地理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专题十三中国地理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9北京文综,64中国地理概况选择题中机场空调耗能变化图推理分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7北京文综,3、4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选择题难地跨10个经度的降水量变化推理分析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影响探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7北京文综,64中国地理概况选择题中三个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读图分析综合思维2017北京文综,74中国地理概况选择题中三个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关键词“内蒙古”区域认知2014北京文综,3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选择题中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推理分析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影响探究区域认知2014北京文综,9、104中国地理概况选择题中餐馆分布状况读图分析区域认知2013北京文综,2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选择题中东北地形图图文转换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3北京文综,84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选择题中地质剖面图关键词“峰林”区域认知2013北京文综,41(1)10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综合题中区域聚落分布图开放式设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2北京文综,36(4)(5)1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综合题中曹妃甸钢铁厂建设并列设问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11北京文综,36(1)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综合题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推理分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011北京文综,44中国地理概况选择题中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关键词“海拔由高到低依次”区域认知考情统计中国地理概况考频10年5考均分3.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频10年4考均分4.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频10年1考均分0.6命题规律与趋势01考查内容中国地理概况,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02题型难度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试题以中档为主,偶有难题出现。03命题特点本专题知识为北京文综重点考查内容,侧重考查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根据对近十年本专题考查情况统计来看,北京文综多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区位定位能力;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或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等形式切入,考查我国局部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等。对中国人文地理特征的考查较少。04解题方法联系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作答。05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较高。06命题趋势预计未来北京高考会侧重考查中国的工业、农业、人口和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可能以地理统计图表、区域图以及风俗民情等为背景,考查各地理要素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或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气候、农业、工业等。07备考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49考点一中国地理概况10年5考 一、自然地理1.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2)领土四至点2.地形地势(1)地形地势特征: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备注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东段;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地形区3.气候(1)特征: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基本特点(规律)名称内容原因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部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湿润,越向西北内陆越干燥,经度地带性明显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夏季受来自海洋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影响;冬季受来自内陆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地区最大)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规律反常旱涝灾害频发,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产生的雨季决定: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温馨提示 气候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大致以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一线为界;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4.河流(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部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专题十三 中国地理3 (3)长江水系及其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少支流。(4)黄河水系及其水文特征上游: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慢。中游: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黄河凌汛1.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2.出现地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的上游河段、山东境内的下游河段。3.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秋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弯曲回环。4.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游,且解冻时间晚于上游,就容易导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 (5)珠江水系及其水文特征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中游: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峡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二、人文地理1.人口: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稠密,西北稀疏。2.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民族: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各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4.自然资源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部山区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 5.农业(1)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图示(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条件粮食作物小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 玉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谷物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水稻长江流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江汉平原利:农业基础好、地势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不利:人均耕地少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续表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条件经济作物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势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糖料作物甜菜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喜温凉、耐盐碱、耐旱、生长期短甘蔗台、闽、粤、桂、滇、川、琼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四季如春的气候 6.工业的分布与发展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三大工业地带图 7.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我国铁路交通汉江谷地是大西北的“另类”(“鱼米之乡”“小江南”,秦巴山区的“明珠”),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今天这里又成为陇海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的对接带。汉江谷地示意图素养设问 汉江谷地能够成为大西北的“另类”,秦岭作用功不可没,简要说明秦岭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 减小冬季风,阻挡风沙,增加冬季温度;抬升夏季风,增加夏季降水;地势起伏大,气候差异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尝试命题 专题十三 中国地理5 一、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及成因名称位置特点特点成因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世界最高、中国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000m以上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地势高、气温低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甘肃省边境和祁连山麓,东到大兴安岭地面广阔平坦,我国第二大高原;一般海拔在1000m左右地处内陆,干旱少雨,流水侵蚀作用微弱,风蚀地貌显著黄土高原北起古长城,南到秦岭,西起祁连山脉东端,东到太行山脉深覆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海拔1000~2000m左右风力沉积作用;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00~2000m温暖浅海沉积形成石灰岩,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我国最大盆地,多沙漠、戈壁,边缘多绿洲;海拔1000m左右地处内陆,高山阻挡,地形封闭,气候干旱;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形成绿洲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我国第二大盆地,位置最北,沙漠戈壁广布,边缘有绿洲;海拔在500~1000m深居大陆内部,地形半封闭,降水少,山麓处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形成绿洲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内陆高原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海拔3000m左右深处内陆腹地,高山阻挡,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在巫山、大巴山、横断山、大娄山之间四周群山环抱,内部低山、丘陵起伏,“紫色盆地”;海拔500m左右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丘陵性盆地东北平原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我国最大的平原,沃野千里,黑土肥沃;海拔多在200m以下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泥沙冲积而成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抵淮河附近我国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海拔多在50m以下海河、黄河、淮河泥沙冲积而成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至海滨,北接华北平原地势更为低平,呈串珠状,河湖密布,水乡景观;海拔多在10m以下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 二、我国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自东南向西北分布着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干湿地区年均降水量干湿情况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和植被湿润区>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气候湿润,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半干旱区200~400mm降水量<蒸发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干旱区<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气候干旱,主要为荒漠 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温度带≥10℃积温无霜期分布范围适宜耕作制度或农业
本文标题:(北京专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地理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