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专题十五区域经济发展真题多维细目表考题涉分考点题型难度命题情境设问特征方法技巧素养体现2019课标Ⅱꎬ1—312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中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设问并列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019课标Ⅱꎬ36(3)(4)10分区域农业发展综合题中横断山区农业发展设问递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2019课标Ⅰꎬ1—312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中乡镇企业统筹规划设问递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18课标Ⅱꎬ1—312分2018课标Ⅲꎬ3—512分2016课标Ⅲꎬ4—612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选择题难浙江温州服装企业关键词:自有生产厂、一直致力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选择题中大别山资源加工业关键词:主要原因、旨在、有效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选择题中上海市人口变化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016课标Ⅱꎬ1—28分2016课标Ⅰꎬ36(4)4分区域农业发展选择题中庄园经济对比式设问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综合题中广西横县茉莉花茶产业开放性设问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考情统计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频均分考频均分14卷3考5.2914卷5考4.29命题规律与趋势01命题特点 本部分内容与农业地域、工业地域部分内容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ꎬ本部分内容侧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方面ꎮ近几年课标卷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也是结合区位因素等进行综合考查ꎬ考查角度相比较而言更加广泛ꎬ更加生活化和区域化ꎮ02考查内容 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特点03考查方式和角度 以祖国建设成就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ꎬ如2019年课标Ⅰ第1—3题结合乡镇企业的统筹规划考查改革成就ꎻ2019年课标Ⅱ第1—3题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为背景考查区域城市产业协调ꎮ结合具体地区ꎬ考查区域农业扶贫ꎬ如2019年课标Ⅱ第36题(3)(4)结合横断山区扶贫考查农业发展方向ꎮ04解题方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05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06关联考点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工业、农业生产区位城市化可持续发展07命题趋势 今后高考本部分内容可能仍将与工业、农业区位因素和城市化发展等内容相结合ꎬ对某一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ꎬ强化对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考查ꎬ彰显国家建设的重大成就ꎮ8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19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14卷3考 1.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以东北地区为例)(1)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ꎬ夏季高温多雨ꎬ光照时间长ꎻ冬季温度低ꎬ热量不足ꎻ地势平坦ꎬ耕地面积广大ꎻ黑土和黑钙土广布ꎬ土壤肥沃ꎻ水源充足ꎮ(2)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工业基地ꎬ工业基础好ꎻ交通发达ꎬ对外联系方便ꎻ开发晚ꎬ地广人稀ꎬ人均耕地多ꎮ2.农业布局特点(以东北地区为例)(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ꎮ(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ꎮ(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降水偏少的草原区ꎮ3.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以东北地区为例)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和商品率高ꎮ 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1)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①东北地区人少地多ꎬ余粮多ꎻ②宜农荒地数量多ꎬ后备土地资源丰富ꎻ③黑土肥力很高ꎻ④夏季高温多雨ꎬ农业生产条件优越ꎬ增产潜力很大ꎻ⑤东北地区铁路网稠密ꎬ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ꎮ(2)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优点:①便于集中布局农业部门或农作物ꎬ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发挥地区优势ꎬ挖掘生产潜力ꎻ②便于集中使用机械和技术装备ꎬ实现农业机械化ꎬ提高生产效率ꎻ③便于扩大农产品商品性生产ꎬ保证对农产品的需要ꎬ并提高经济收入ꎮ 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问题对策黑土开发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ꎬ表土流失较为严重ꎬ土壤肥力下降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ꎻ②加强黑土的培肥ꎬ增施有机肥ꎻ③植树造林ꎬ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不断减少ꎬ覆盖率日益下降①以营林为主ꎬ合理采伐ꎻ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ꎬ保护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ꎬ湿地面积逐年减少ꎬ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①建立湿地保护区ꎬ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ꎻ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ꎻ③采取工程措施ꎬ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我国主要农业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典型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ꎬ忽视了多种经营ꎬ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ꎻ大量施用化肥、农药ꎬ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ꎻ延长产业链ꎬ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ꎬ提高经济效益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ꎬ建立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ꎻ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ꎬ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ꎬ种子在2—4℃就能发芽ꎬ幼苗能耐短时间低温ꎮ喜日照ꎬ忌高温ꎬ绝对最高温度25℃以上时光合作用受阻ꎮ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量65%的水分ꎬ消耗水分比较多ꎻ若在生长期间水分不足ꎬ常会使籽粒不充实而导致产量降低ꎮ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ꎬ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ꎮ对土壤要求不严ꎬ能耐pH5.5~6.5的酸性土壤ꎮ北纬41°—43°是世界公认的春播燕麦黄金纬度生长带ꎬ这里被称为“北半球的燕麦带”ꎮ燕麦属于低产作物ꎬ但却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很高的粮食作物之一ꎬ同时也是绿色营养保健作物ꎮ我国在燕麦产区发展燕麦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条件ꎬ但是ꎬ我国在燕麦产品深加工方面与国外相比ꎬ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ꎮ素养设问 请为我国燕麦产区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ꎮ参考答案 因地制宜ꎬ根据燕麦生产区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水平ꎬ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ꎬ有效提高燕麦产量、品质ꎻ发挥我国燕麦生产成本低、无污染的优势ꎬ加快燕麦产业化开发的步伐ꎻ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ꎬ努力提升品质ꎬ打造品牌ꎬ增强市场竞争力ꎻ构建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ꎬ加强燕麦生产、加工与市场消费需求的衔接ꎬ提高产品附加值ꎮ尝试命题 专题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85 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4卷5考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ꎬ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ꎬ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ꎮ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ꎮ2.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ꎻ②矿产资源贫乏①政策优势不明显(全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ꎻ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ꎻ②政策优势ꎻ③侨乡优势ꎻ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ꎻ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ꎬ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ꎬ如电子信息产业续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ꎬ外商出于风险考虑ꎬ投资规模相对较小ꎻ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ꎬ投资规模扩大ꎻ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①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ꎬ使城镇数量猛增ꎻ②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ꎻ③加速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 产业结构图的判读方法1.看三大产业的变化(1)看变化的趋势ꎮ阅读图例ꎬ分清三大产业ꎬ观察不同年份其比重的变化及变化的趋势ꎮ图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ꎬ第三产业比重上升ꎮ(2)看变化的速度ꎮ结合图示的数据变化ꎬ观察其变化的速度ꎮ图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快ꎮ2.抓主导产业ꎬ分析其内部的变化ꎮ根据数值的大小ꎬ可以找出其主导产业ꎬ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也可能出现变化ꎮ3.关注地区差异ꎬ探究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ꎮ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ꎬ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ꎮ86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21方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1.分析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ꎬ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ꎬ以及适合种植哪些作物ꎮ(2)从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ꎬ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ꎮ(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ꎬ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ꎮ气候⇒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地形⇒农业生产类型土壤⇒酸碱性影响作物品种ꎬ肥力影响产量工业⇒生产资料、农业产业化交通⇒外向型农业、商品粮基地人地比例⇒绿色农业、大农业2.分析商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商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ꎮ3.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ꎻ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ꎬ增加农民收入ꎮ(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ꎬ延长产业链ꎬ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ꎬ加快农村经济发展ꎮ(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ꎬ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ꎬ改善水源灌溉条件ꎬ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ꎮ(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ꎬ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ꎬ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ꎬ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ꎮ(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ꎬ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ꎬ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ꎬ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ꎮ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ꎬ完成下面三题ꎮ(1)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ꎬ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方法应用 答案 (1)D (2)A (3)B 1-1 (2018宁夏银川一中三模)阅读图文材料ꎬ完成下列问题ꎮ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马鹿寨村ꎬ全村近700人ꎬ海拔1300—2600米ꎬ属于极少数民族极偏远山区的最贫困村寨之一(如图a所示)ꎮ从马鹿寨村到镇上集市路途崎岖、路况复杂ꎬ车程长达3个多小时ꎮ该村出产的沃柑皮薄肉嫩、味甜多汁、口感极佳ꎮ该地的沃柑园以土地流转方式承包给外来企业ꎬ由企业统一种植、管理和销售ꎬ用山泉灌溉果树ꎬ全程人工监管除草ꎮ当地农户向企业收取土地租金ꎬ并参与种植获得收入ꎬ但目前大部分村民因受固有观念影响不愿加入其中ꎮ专题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87
本文标题:(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