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1节 气象灾害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一节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识记主要的气象灾害与水文灾害类型及特点。(重点)2.掌握洪灾、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的发生机制及防御措施。(重难点)一、洪涝灾害1.形成2.分布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3.主要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用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3)威胁人类身体健康。4.危害特点: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5.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二、干旱灾害1.形成2.危害农作物减产影响畜牧业,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3.主要分布(1)世界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2-(2)我国分布:东部季风区旱灾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最频繁影响最严重区:华北地区三、台风灾害1.台风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特点: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频发海域:西北太平洋2.灾害危害3.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四、寒潮灾害1.成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活动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3.危害: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4.对我国影响: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2)旱灾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3)华北春旱和长江流域伏旱成因相同。()(4)寒潮多发生于冬季。()(5)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侵袭的季节是。()A.春季B.夏秋季C.冬季D.全年提示:(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2)×旱灾是危害我国最广的自然灾害。-3-(3)×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雨季还未来到易形成春旱;长江流域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4)×寒潮高峰期在春季和秋季。(5)B[夏秋季节是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季节。]洪涝灾害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问题1(区域认知)黄河中下游流域易发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提示:黄河中下游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中下游地势较为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易发洪涝。问题2(综合思维)过去治理洪水,鲧采用了“堤工障水”的方法,禹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试问,“疏顺导滞”是不是一定比“堤工障水”的方法有效呢?提示:不一定。治理洪水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相结合。问题3(综合思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海河、淮河是如何进行综合整治的?归纳大江大河防治模式。提示: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在海河、淮河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防治模式:上游修建水库,中下游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分洪区,调整扩大洪水出路。[归纳总结]1.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下表分析: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物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4-水系状况支流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河道河道弯曲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谷纵向坡度小入海口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占用分洪区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2.洪灾的防治措施项目内容监测和预报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防治措施工程措施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非工程措施①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②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③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将减灾防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④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⑤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1.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1)~(2)题。(1)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5-()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A(2)D[第(1)题,由t1至t4时期,林地逐渐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逐步下降;村落面积增大并出现城镇,地面硬化,会加大地表径流量,加快径流汇集的速度。因此在t4时期可能出现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第(2)题,该地位于华北地区,图中显示的是山区林地逐渐减少,耕地增加,应是过度开垦砍伐造成的地表植被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城镇出现后,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2.读下面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第(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成不仅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灾情大小。[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6-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①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建垸;④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⑤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⑥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答对3点即可)干旱灾害2018年8月初,国家电网消息,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北京、河北、山东等18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据报道,7月中旬以来,一些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湖南、辽宁、江西、贵州、安徽的局部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当地积极应对,科学调配,力争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问题1(区域认知)7月中旬以来,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高温少雨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提示:每年的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干旱天气,高温少雨。问题2(综合思维)我国旱灾发生有什么特点?提示:范围广、频次高、持续时间长。问题3(综合思维)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提示: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分别是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归纳总结]1.旱灾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东部季风区旱灾频发的原因分析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下面为我国旱灾多发区的成因分析。-7-3.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8月1日至2015年3月21日,潍坊市平均降水量仅为561.1毫米,为1952年山东省潍坊市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低值。潍坊市26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锐减,抗旱形势严峻。据此回答(1)~(2)题。(1)造成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正常的干季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C.气候异常导致降水持续偏少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2)我国东部地区旱灾多发的原因是()A.受季风气候影响B.春季播种的农作物面积大C.平原地形降水少D.夏季炎热蒸发量大(1)C(2)A[第(1)题,在正常的干季和少雨季节,如遇到特殊的天气条件,就可能演变成旱灾。第(2)题,我国东部处于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多发。]台风灾害2019年1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指出,2018年台风灾害损失偏重。中国气象局总结了2018年台风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生成和登陆的台风多(2018年西太平洋生成29个台风,其中有11个台风登陆我国,数量惊人);第二个特点是登陆位置偏北(2018年夏季,台风安比、云雀和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非常少风);第三个特点是灾情比较重。问题1(综合思维)台风的危害有哪些?提示: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等各种设施;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问题2(区域认知)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有哪些?提示:东南沿海地区。[归纳总结]台风灾害的特点灾害总特征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源地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生成区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发生时间盛夏至秋初-8-分布集中区东南沿海地区范围南起广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时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可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差异沿海重、内陆轻南方重、北方轻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广东、海南东部沿海频次最高,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沿海次之移动路径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在广东、海南沿海、越南沿海登陆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移动后,转向东北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灾情严重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15%~20%差异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变化灾害损失有逐年增加趋势(与沿海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4.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2)题。(1)台风侵袭我国的时间主要发生在()A
本文标题:2019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1节 气象灾害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1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