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含解析)
1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A卷)一、单选题网上流行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如下:北京人说他风沙大,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材料中的A省和B省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关于材料中的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A地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由于盆地的内部地形平坦新疆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C.材料中B省的省会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四季如春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于宽广的山间高原【答案】1.B2.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地势的特征。第1题首先要根据轮廓判断出四省份名称,然后根据材料推测省份的突出的特点;第2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中国主要省份的地理环境特征。【1题详解】材料中的A地区沙比北京还多,应该为内蒙古;B省的民族多,应该为我国的云南省;根据图中的四幅轮廓图,②为内蒙古,③是云南。故选B。【2题详解】A地为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落后,城市化水平低,A不对;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绿洲上,B不对;B是云南,云南省的省会昆明由于海拔高、纬度低、气温适中,所以四季如春,C对;西藏由于高寒气候,所以城市大多分布于河谷地带,D不对。2故选C。读我国四个山脉周边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的是A.甲B.乙C.丙D.丁4.丁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特征是A.黑土广布B.千沟万壑C.水系众多D.冰川雪原【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甲是天山,不是地势阶梯界线;乙是大兴安岭、丁是太行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丙是昆仑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选A正确。【4题详解】丁为太行山,其西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地处半湿润区,水系不多,更无冰川雪原。选B正确。【点睛】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内,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区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其携带的泥沙由于水流变缓而沉积下来,形成广大的冲积平原。3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IV为大陆性气候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洋性气候——经度位置B.海洋性过渡气候——地形、地势C.海洋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6.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A.Ⅰ类气候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Ⅱ类气候区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C.Ⅲ类气候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较少D.IV类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答案】5.B6.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5题详解】根据河流形状和陆地轮廓,图中甲地区是四川盆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受周围山地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形成亚热带气候类型,属于海洋性过渡气候,B对,A错。海洋性过渡气候区分布在Ⅱ区域,C错。大陆性气候区分布在Ⅳ区域,D错。【6题详解】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在IV,A错。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B对。Ⅲ类气候区为季风4气候,夏季降水多,洪涝灾害较多,C错。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水分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D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省水田(千公顷)旱地(千公顷)贵州省768.41071.6江西省1946.8361.67.与江西省相比,贵州省耕地的结构特点及其原因是A.水田比重大——属季风气候,降水丰沛B.水田比重大——位于外流区,河湖众多C.旱地比重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少D.旱地比重大——地处低纬地区,蒸发量大8.贵州省和江西省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B.分别属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少数民族以壮族和回族为主【答案】7.C8.C【解析】【7题详解】读表格判断,与江西省相比,贵州省耕地的结构特点是旱地比重大,原因是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少,故C项正确。【8题详解】贵州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江西位于第三阶梯;江西省只属于长江流域,贵州省占长江、珠江两个流域;广西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以苗族人数最多;两省份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C项正确。9.黄河下游干流很少有支流汇入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属半干旱地区B.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5C.气温高,蒸发旺盛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详解】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故两岸的地表水无法注入干流,导致了下游很少有支流。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河下游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10.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其水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河流和河流补给形式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塔里木河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大,故答案选B。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6C.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D.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1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丰富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答案】11.C12.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11题详解】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地形。四面环山,风力难以深入,风力微弱。C正确。【12题详解】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是因为甲处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丁处深处内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D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风力的主要特点.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3.图中四地适合晒海盐的是A.①B.②C.③D.④714.N是著名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产品主要有A.稻米、甘蔗B.蚕丝、天然橡胶C.油菜、棉花D.柑橘、苹果【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解】夏季我国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图中①、②、③三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上,降水丰富,不适合晒盐,而④地位于背风坡上,降水少,日照充足,适合晒海盐,故选D。【14题详解】N是珠江三角洲种植业发达,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盛产稻米、甘蔗,我国蚕丝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分布区;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苹果为温带水果,南方没有分布,所以BCD错误;故该题选A。【点睛】盐场形成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3、海水:盐度值高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雪的谚语蕴含科学道理,例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上述谚语适用的主要地区是A.东北B.华北C.西南D.华南16.“瑞雪兆丰年”,是因为大雪能够①使越冬作物防冻保暖②改善来年春季土壤墒情③增加土壤有机质④抑制沙尘天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5.B16.A【解析】8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的农业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5题详解】“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表明此地为冬小麦,冬小麦的典型分布区为华北,故选B。【16题详解】冬季降大雪,麦苗如同盖一床被子,地表不因严寒降温太快,起到保温作用,①正确。融雪时,温度低,还可以冻死害虫。此外,融雪后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华北地区的春旱,②正确。大雪融化成水,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有限,③排除。冬季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少,麦地有有麦苗覆盖在地,土壤含水量高,也不易起沙,④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7.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18.相对于③和④工业基地,①工业基地的最大优势是A.水资源充足B.水运便利C.科技发达D.矿产丰富【答案】17.D18.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贫乏,而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9【17题详解】图示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②为京津唐工业基地,是综合性工业基地;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选D正确。【18题详解】③为沪宁杭工业基地、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相比于①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的矿产资源贫乏,水资源充足、水运便利、科技发达;而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选D正确。州者古之行政区域也,现在仍保留在城市名称中。下图示意四州(或洲)铁路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不在陇海线上的城市是A.徐州B.株洲C.郑州D.兰州20.属于省级行政中心的城市是A.徐州、株洲B.郑州、兰州C.徐州、郑州D.株洲、兰州【答案】19.B20.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主要铁路线和行政区域,难度较小。【19题详解】陇海线沿途主要经过的城市有: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兰州等。株洲位于湖南,陇海线不可能经过此地,不在陇海线上的城市是B选项。【20题详解】徐州、株洲均不是省级行政中心,郑州是河南省的行政中心,兰州是甘肃省的行政中心城市。因此本题B项正确。10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2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2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解】读图可知,南方地区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最大(GDP)占全国比重最大,故C正确。【22题详解】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低,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高,水资源难以满足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求;西南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高,而人口数量、耕地面积、GDP占全国总量比重较低,水资源总量过剩明显。故B正确。【点睛】该题从多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目。“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左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3.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B.地表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24.以下哪项不是东北的农产品A.大豆,甜菜,鹿茸B.春小麦,高粱,人参11C.油菜,冬小麦,柑橘D.玉米,水稻,灵芝【答案】23.C24.C【解析】【23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热量不足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故C正确。【24题详解】柑橘为亚热带水果,故C正确。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
本文标题: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