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第一部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文献综述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研究文献综述何黎肖佳宜张晓知冯依帆摘要: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并存,复杂的社会现象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学校教育,也使家庭教育面临理想化和现实化的艰难抉择。更由于各种社会化问题的侵扰,当代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反应现象。关注该类学生的成长,并在被个体自身认识的前提下,由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指导其调整心理、行为异常态势,确保其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作出简要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较具可行性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日趋增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政策,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以理论指导实践,进行了许多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实践和认识上的偏差,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有许多未能很好解决的、亟待研究的问题。为了更有成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本文就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主要问题做一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一)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如辽宁省营口市健康小学为突出“心理健康”主题而编制校歌、校徽、校训,此设计制作的过程,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智慧,浸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内涵;为展示学生“心理健康”风貌而建立“心理健康”橱窗,有个人的、班集体的,也有全校整体的健康心理体验,它时刻激励着每个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为创造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而开设健康走廊、微笑走廊,走廊内还摆着一块小板,每周一句“心灵寄语”,都是在学生中收集上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警示录;为打开学生心灵之窗而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开放“心理咨询室”,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除此之外,他们还利用学生的集会、校园板报、教室园地等多种阵地,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实施。(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如河南省郑州市航院附属小学在心理咨询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遵守平等交友原则、理解尊重原则、教育性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启发性原则、保密性原则等,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面谈咨询,即求助者主动上门,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在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进行,便于求助者充分地倾诉,有助于详细、深入地交谈、讨论,利于准确观察学生的外表、神态,了解其个性特点、情绪反应;2.书信咨询,其优点是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适用于性格内向、羞怯,口头表达困难的学生和那些羞于启齿或不便当着人的面直接诉说的问题,可以避免当面交谈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也可弥补面谈机会及条件的不足,学校中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信箱,并由专人负责开启、保管,及时处理来信;3.小组咨询,即由数位具有共同问题的来访者自愿组成,或有意安排的集体咨询活动,在咨询员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共同参与、交流、探讨,以寻求问题的解决,利于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孤立无援感,使紧张等不良情绪得到松弛,使胆小、羞怯、恐惧等障碍在相互交流中能过示范、模仿,获得收获、得到锻炼;4.集体讲座咨询,即以同一年级、班级或同一性别以及大体相同问题的学生为对象,进行集中心理辅导,提供学生共同感兴趣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自我保健、除障的技巧、方法,探讨最佳行为对策,并回答适合于公开解答的问题。(三)建立“三导结合”式心理健康教育立体交叉网络如云南省玉溪市实验小学为了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教统一”,全员心理辅导课、自主心理咨询、个体心理指导“三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交叉网络建设,加强家庭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辅导的结合,每学期组织对实验班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向学生家长进行心理专题讲座。先后组织了三次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辅导,参加培训的学生家长近1000人次。增强了学生家长与学校配合教育的意识,增强了学生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意识,提高了辅导的能力和水平。(四)寓教于乐,悄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福建省永春县实验小学从九六年秋季开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了专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任课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如角色扮演、绘画、想象、辩论、演讲、表演、参观、调查等。教师还结合学科特点,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如,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在自然、科学课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及班级管理中:通过升旗仪式、“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陶冶;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五)科学评价,创设“自由呼吸”的心理氛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学生老是达不到,自然有损于其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自然谈不到树立自信心;只有期望适中,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才能有助于树立与巩固其自信心。如江苏省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教师制定的一堂课目标、一周目标、一月目标、学期目标,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修改,易于操作,使学生能够达到,享受成功的体验。在效果评价上,改变以往学习成绩为主,而看学生是否形成相应的思想、道德、审美、学习、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成功机制,满足学生获得成功的需要,使学生群体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在教室的“心理角”里“种”上了“荣誉树”,在“树”上挂成功的果子。在每个同学原有的成绩基础上有长进都挂上一个荣誉的果子。这些“果子”还有勤学好问、发明创造、关心集体、优秀实验、丽句佳作、作业进步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长,每个人都能在班级的晴空中闪亮,获得自信、享受成功。除此以外,暨阳实验小学通过营造诗化的、情意化的、生态化的环境,以改革评价为主策略,全面优化了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氛围,提升了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和善于沟通的协调性,增强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常熟市实验小学在思想品德课上每学期每班安排3-5节心理健康辅导课,各班结合班队活动,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还自编了“我也行,你真棒”、“兴趣与特长”、“合作真好”、“1+1”等教材,进行公开教学,开展交流研讨,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与思考,通过开展“小小英语乘务员”、“肯德基之行”、“银行知识知多少”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灵活地选择活动主题或课题,提出活动计划与项目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使自身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道德情感均得到了发展??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据调查,当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等,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因此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受到了损害,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难以很快提高,极个别教师甚至误导了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二)观念陈旧落后,形式主义严重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对此重视不够,认识片面,坚持升学应试教育是根本,认为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乃一时形势需要,所以消极等待,简单应付,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名不符实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义极为严重。此种倾向是当前至今后影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全面开展的最为消极的危害。(三)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在理论性研究方面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在实践性研究方面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研究结果不具公正性,分析不具准确性,研究变量失控性,数据统计随意性等。除此之外,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脱节,最终必然导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缺乏有效指导,从而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因脱离实际而毫无价值,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因缺乏科学指导而盲目运转。(四)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消极的发展倾向,如重少数轻全体的个别化倾向,重治疗轻发展的医学化倾向,重教学轻活动的灌输化倾向,重德育轻心育的片面教育化倾向等等,这些显现和潜在的消极倾向,已经给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五)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已进行了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就全国而言,发展极为不平衡,悬殊很大。有相当多的地区对此还很陌生,连最基本的常识和观念也很少了解,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和事件常常发生。总体看来,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东南沿海等地区重视程度高,普及面广,发展速度快。而小城镇、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无论是重视程度、普及面还是发展水平都是很不理想,两种差距十分显著,特别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几乎还是空白。这样,就全国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就显得偏低。三、可能的解决方法1.进一步强调学校范围的普遍性干预;2.进一步强调学校与更大群体及政策环境的关系;3.考虑孩子的实际心理健康需要;4.注意发展性的心理病理等。【参考文献】1.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版2.刘祥平:《学校心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版3.姚本先:《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载《中国教育学刊》,2000(4)4.郑莉君:《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载《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4)5.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困境和变革》,载《教育研究》,2001(5)6.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展》,载《教育情报参考》,2001(3)7.杨秀英.《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济宁师专学报,2001(4)8.《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俞国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9.《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用书)》蒋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数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展望。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术论文;综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需要对这个问题不断的进行探索,使得人们对其现状的认识更加切合实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反思和教育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作。此次研究是以数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一研究概况(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地加快,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伤害他人,自残轻生乃至危害社会的情况和案例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文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