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册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
-1-贵州省册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农民家庭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小农经济。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这种经济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低,所以农民家庭容易失去土地或破产,故B、C、D的说法正确,故排除。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经济的特点,与小农经济无关,故选A。2.王安石在《山田久欲坼》诗中描述:“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田家真作苦。”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A.B.-2-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翻车。根据“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并结合所学可知诗中所描述的工具应该是由人力踏动的汲水工具翻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A项图片中的工具是戽斗,不是踏动汲水的,故排除;C项图片中的工具是高转筒车,依靠水力汲水,故排除;D项图片中的是水排,是鼓风工具而不是汲水工具,故排除。B项图片中的是翻车,故选B。【点睛】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戏词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的作坊经济B.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C.农业和手工业共同发展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没有男耕女织的作坊经济的经营形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农业和手工业共同发展的信息,排除C。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3-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选D。4.中国古化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5.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座)元代明初明末清初官窑4758346官搭民烧(窑)——26941民窑220285356A.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B.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C.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D.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民间制瓷业的迅速发展事实上与制瓷业有较好利润密切相关,且材料没有涉及制瓷业利润的相关信息,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制衰落,私营手工业出现,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与设问时间不符,B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元至清初,景德镇官窑数量迅速下降,民窑和官搭民窑数量迅速增加,说明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C正确。明清时期商-4-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政府没有丧失对经济的控制,D项错误6.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粉彩瓷【答案】D【解析】【详解】东汉时期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青花瓷唐朝就出现了,元代最负盛名;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故排除ABC,选D。7.“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答案】C【解析】“天子之六工”反映了官营手工业形态,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场手工业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的形态,故B错误;“天子之六工”与民营手工业无关,故D错误。故选C。8.官营手工业在我国手工业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它被私营手工业取代主导地位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经营形态分为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其中的官营手工业在古代的-5-大部分时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其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但是明朝中后期开始,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被私营手工业所取代,故选D;ABC与题干不符,故排除。9.面对民间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的形势,清代统治者A.压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B.鼓励民间工商业的发展C.摈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极力抑制农耕自然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封建社会以农立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发展,面对商业发展,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政府实行重农抑商,不是鼓励工商业发展,故B项和C项错误;政府是鼓励农耕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10.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九处。“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由此可见当时A.社会秩序紧张B.商业非常繁华C.管理相当严格D.经营时间短暂【答案】C【解析】【详解】“‘市’的中央设置亭楼,四面建有门、墙”,是用于监控市场交易行为的,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对市的管理相当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社会秩序紧张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业繁荣的信息,排除B项;市的经营时间没有体现,排除D项。11.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突破了传统,发展到新的水平。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的最准确判断是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11567.7-6-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农业税的减少体现了农民负担大幅减轻B.税收总量增长使北宋政府消除财政危机C.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唯一财源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推进商业经济的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农业税的变化不是很大,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实质性的减轻,排除A;材料没有看出税收增加与北宋财政危机之间的关系,排除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商业税收和农业税收的比例,并没有体现出外贸收入,更无从判定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北宋国库的唯一财源,排除C;材料表明宋朝的商业税逐渐赶上和超过农业税,说明宋朝商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宋朝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宽,商业经营环境相对宽松,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D。12.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发展;经济上A.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B.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C.商品经济发展,柜坊飞钱出现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答案】C【解析】【详解】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出现在北宋时期,故A错误。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B错误。“柜坊飞钱”是唐宋经济繁荣的明显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是隋朝开通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13.清雍正帝曾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与这种思想认识直接相关的政策是-7-A.专卖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故答案为C项。专卖政策是政府垄断特定商品的买卖,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是限制中外贸易,排除B项;海禁政策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支持下进行,排除D项。点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即强调发展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故又称“重本抑末”政策。这项政策从商鞅变法时首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统治者大多实行这种政策。重农抑商、以农立国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经济政策。14.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清朝鼓励朝贡贸易C.清朝禁绝一切民间贸易D.清朝海军装备落后【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曾厉行海禁……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A;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不符合题意,排除B。由材料“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可见清政府是严格而非绝对禁止一切民间贸易,排除C;材料无关清政府的装备问题,排除D。15.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A.经济结构的差异-8-B.中央集权的强弱C.思想解放的程度D.海军实力的高低【答案】A【解析】“禁海令、保护海外贸易”均属于经济问题,所以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结构的差异,而中央集权的强弱、思想解放的程度、海军实力的高低均是出现该现象的相关原因但非根本原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现象的根本原因往往要从经济方面找答案。16.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抢占殖民地的信息,排除B;由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和“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说明达·伽马东行的目的是希望开拓新的商品市场,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控制印度王室的信息,排除D。17.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即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9-出现,故B项正确;此时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起来,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故C项错误;殖民战争是西方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故D项错误。18.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探险和贸易活动。他死后葡萄牙政府正式接过探险殖民的领导,后来的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也全力支持探险活动。葡萄牙政府对探险全力支持,主要是因为A.商业利润刺激B.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C.进行海外移民D.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力【答案】A【解析】由材料“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探险和贸易活动”,可见葡萄牙政府对探险全力支持是基于商业利润刺激,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对异域奇珍异宝的需求、海外移民和社会文化的因素,排除BCD。19.新航路开辟以来,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更新,在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企业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英国东印度公司②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③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答案】A【解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出现在1600年,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出现在线1882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出现在1771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出现在
本文标题:贵州省册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57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