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我国红壤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干旱少雨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解析:选A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这里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故土壤呈红色。2.黑土呈现黑色是()A.长期施用黑色肥料所致B.黑色工业废水污染所致C.地表长期积水所致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所致解析:选D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所致。3.下列关于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湿热地区的土壤形成比干冷地区快B.湿热地区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C.冷湿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多D.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土壤的分布规律解析:选C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环境有机质积累少。4.四川盆地的有些地方,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这说明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时间C.生物D.成土母质解析:选D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由题意可知,成土母质是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完成5~6题。5.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A.生物B.气候C.地形D.成土母质6.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2-C.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D.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物逐渐加厚解析:5.D6.C第5题,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故D正确。第6题,陡峭的山坡受重力影响,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故C正确。土壤形成过程中,气候和生物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演变而不断变化,故A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故B错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降低,风化物逐渐变薄,故D错误。下图为土壤组成物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不能显示的土壤形成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B.时间C.生物D.气候8.土壤涉及的圈层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7.B8.D第7题,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但该图中不能显示的因素是地形和时间。第8题,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故其涉及的圈层有4个。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解析:选B诗句说明的是植被最终落叶归根,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并没有强调说明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A错误B正确。夏季气温高时微生物分解作用速度快,C错误;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如生物对母岩的破坏方式既有机械作用(如根劈作用),也有生物化学作用(如植物、细菌分泌的有机酸对岩石的腐蚀作用),因此生物风化并不能使得有机残体归还多,D错误。10.我国土壤类型多样,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江-3-南丘陵的红壤,对材料中土壤的特征与成因描述正确的是()A.红壤红——水稻的大量种植B.黄土黄——温带地区有机质的大量积累C.紫色土贫瘠——盆地日照差D.黑土肥沃——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解析:选D我国南方红壤是自然条件形成的,并不是人类活动种植水稻造成的,A错误;黄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受风力和流水搬运沉积形成,并不是有机质沉积形成的,B错误;成都平原紫色土则富含磷钾,肥力都较强,C错误;东北黑土富含腐殖质(有机质)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冬寒夏热,夏季草木茂盛,冬季冷湿有机质不易分解,再加之平原的地形大量沉积,D正确。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1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解析:11.C12.B第11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cm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第12题,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13.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__________圈,②属于__________圈,③属于__________圈,④属于________圈,⑤属于________圈。(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________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________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范围较大,涉及陆地和海洋。①处于陆地上空,属于大气圈;②是指森林,属于生物圈;③处于海洋中,属于水圈;④处为沉积岩,属于岩石圈;⑤属于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圈。第(2)题,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第(3)题,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土壤污染等问题。答案:(1)大气生物水岩石土壤(2)整体性黄河中下游(3)生物状况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任选三项)B级—选考应试能力标准练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g/cm3),称为土壤容重。黄土区的严重土壤侵蚀导致养分的大量流失,土壤物理性质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容重的增加等。下表示意晋西黄土退耕区三种植被类型及旱作耕地的土壤容重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土层深度/cm土壤容重/(g/cm3)自然恢复阔叶林人工混交林人工纯林旱作耕地0~100.781.131.171.2310~200.791.181.201.3520~400.871.191.231.4540~600.931.231.251.4760~801.151.241.281.30-5-80~1001.241.271.301.331.据表可知()A.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B.人为耕作活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C.自然恢复阔叶林保持水土效果最好D.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大2.能减少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合理措施是()A.施用化肥B.增施有机肥C.掺施熟石灰D.压实保墒解析:1.C2.B第1题,从表中看,旱作耕地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先增加后减少;自然恢复阔叶林容重低,说明自然恢复阔叶林保持水土效果最好;人为耕作活动不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土层越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差值越小。第2题,由材料可知当地耕地土壤容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养分流失,减少当地耕地土壤容重的措施就是提高土壤养分和肥力,合理的是增施有机肥,B正确;施用化肥易出现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容重增加;掺熟石灰和压实保墒不会增加土壤肥力。3.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图示区域()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A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因此①②正确,故答案选A。4.读下图,回答问题。-6-(1)该图是治理土壤________的基本方法。(2)图中的空格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3)试述形成该土壤问题的过程。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图显示的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是治理土壤盐碱化的基本方法。第(2)题,由“营造防护林带,果、椿、棉间作等”可知,该措施是农业生物措施。第(3)题,土壤盐碱化是因土壤水分蒸发,而土壤底部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所致。答案:(1)盐碱化(2)农业生物措施(3)旱季时,蒸发旺盛,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从而形成土壤盐碱化。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