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素养2 科学思维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素养2科学思维考点7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D.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解析:选B。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甲细胞中出现A的等位基因a,因而判断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根据甲、乙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判断该生物含两个染色体组,即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题图中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C错误;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D错误。2.某植物的花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色素合成,AA表现为红花,Aa表现为粉花,aa表现为白花;B基因能淡化色素(使红色淡化为粉色,粉色淡化为白色,淡化效果与B基因个数无关)。现将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白花且基因型只有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B.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占所有白花个体的1/5D.若A基因突变,使mRNA连续插入了三个碱基(非终止密码子),则产生的新肽链最多有两个氨基酸不同解析:选C。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正确;根据题意,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白花且只有一种基因型,由此可推测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1/16aaBB、1/16aabb、2/16aaBb)占后代白花植株(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的2/5,C错误;mRNA连续插入的三个碱基如果其插入位点在某两个密码子之2间,则会增加一个氨基酸,如果插入位点在某个密码子内部,则最多有两个氨基酸不同,D正确。3.右图为某一高等雌性动物细胞进行正常分裂时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染色体1上,基因b位于染色体2上,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以及其他的基因,则图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型为Ab的配子所占比例为()A.0%B.25%C.50%D.0%或50%解析:选D。据题图分析可知,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又由题干信息知,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故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第一极体,如果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其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型为Ab的配子(卵细胞)所占比例为50%;如果是第一极体,则其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型为Ab的配子(卵细胞)所占比例为0。4.豌豆子叶的黄色(A)对绿色(a)为显性,种子的圆粒(B)对皱粒(b)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等比例混合种植,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2B.1/3C.3/8D.3/4解析:选C。混合种植的豌豆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各占1/2,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分别自交,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是纯合子,概率为(1/2)×(1/4)+(1/2)×(1/2)=3/8,故C符合题意。5.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在果蝇种群中,雌性白眼个体的数量远远多于雄性白眼个体C.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均为红眼D.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雄性均为白眼、雌性均为红眼解析:选D。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雄配子也可能是雌配子,A错误。雄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基因型为XbY的个体即表现为白眼,而雌果蝇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才会表现为白眼,所以在果蝇种群中,雄性白眼个体的数量远远多于雌性白眼个体,B错误。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BXB或XBXb,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它们杂交的后代可能出现白眼,C错误。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它们杂交的后代雄性均为白眼(XbY)、雌性均为红眼(XBXb),D正确。6.(不定项)果蝇中,长翅(A)和残翅(a)为一对相对性状,红眼(B)和白眼(b)为另一对3相对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长翅红眼长翅白眼残翅红眼残翅白眼雌性3/801/80雄性3/163/161/161/16A.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常色染色体上B.后代的基因型有12种,其中雄果蝇的红眼基因只能来自母方C.亲代雌果蝇的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D.在后代表现型为长翅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5解析:选BD。据表格数据,后代雌蝇中长翅∶残翅=3∶1,全为红眼,雄蝇中长翅∶残翅=3∶1,红眼∶白眼=1∶1,所以控制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所以后代有12种基因型,其中雄果蝇的红眼基因只能来自母方,B正确。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种配子,C错误。后代中长翅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其中纯合子(AAXBXB)占(1/3)×(1/2)=1/6,则杂合子占5/6,故二者的比例为1∶5,D正确。7.(不定项)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基因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B.乙图中突变体①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C.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其比例一定为3∶1D.乙图中的粉红花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为红色∶白色=1∶1,则发生的是③类型的变异解析:选AC。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A项错误;突变体①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项正确;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2种表现型,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iiDDRr、iiDdRR或iiDdRr,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或9∶7,C项错误;若iiDDrr×突变体③,突变体③只产生R、rr两种配子(只考虑R、r基因),则杂交后代中只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突变体①和②与iiDDrr杂交,后代中都有粉红花个体出现,D项正确。考点8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4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则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解析:选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除受遗传物质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影响,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双亲表现正常则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D正确。2.(不定项)下图甲、乙是两个家庭系谱图,甲家族无色盲患者(Ⅲ7与Ⅲ8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乙家族有色盲(相关基因为B、b)患者且不携带甲家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家系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图甲中Ⅲ8的表现型不一定正常C.图乙中Ⅰ1关于色盲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D.图甲中Ⅲ8与图乙中Ⅲ5婚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16解析:选CD。甲家族中,由Ⅰ1和Ⅰ2患病,生出正常的女儿(Ⅱ5)可以判定,甲家系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设图甲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A、a,结合题图判断可知,图甲中Ⅱ3关于图甲遗传病的基因型为aa,已知Ⅲ7不患病,则Ⅱ4关于图甲遗传病的基因型为Aa,Ⅲ7与Ⅲ8为异卵双生,所以Ⅲ8关于图甲遗传病的基因型为1/2Aa、1/2aa,其表现型不一定正常,B正确。图乙中,Ⅲ5为色盲患者,则Ⅱ4一定携带b基因,又因Ⅱ4不是色盲患者,则Ⅱ4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进一步推导可知Ⅰ1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C错误。已知甲家族无色盲患者,Ⅲ8的基因型为1/2AaXBY、1/2aaXBY;图乙中Ⅲ5为色盲患者且不携带甲家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XbXb,二者生出患甲家系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生出患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故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1/4)×(1/2)=1/8,D错误。3.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正常雄性和雌性果蝇的体细胞中分别含有XY、XX性染色体。但果蝇种群中偶尔也会出现性染色体异常的种类,如下表所示是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项目XXYXXXXYYYYOYXO5性别雌性—雄性——雄性育性可育死亡可育死亡死亡不育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O、OY的果蝇体细胞内只含1条性染色体X或Y。(1)根据表中信息推知,果蝇性染色体的组成类型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果蝇的性别。(2)性染色体异常果蝇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目变异D.染色体结构变异(3)XrXrY与XRY的个体杂交后代中最多出现________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4)果蝇种群中可育的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________种类型。(5)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作亲本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理。①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________引起的。②若子代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W的出现是由________引起的。③若无子代产生,则W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由亲本中的________(填“雄”或“雌”)性果蝇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引起的。解析:(1)由表格中可以看出,如果有两条X染色体则为雌性,如果只有一条X染色体则为雄性,由此可知果蝇的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的数目。(2)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出现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3)XrXrY为雌性可育,可以产生XrXr、Y、Xr、XrY4种类型的卵细胞,XRY可以产生XR、Y2种类型的精子,产生的后代有XRXrXr(死亡)、XrXrY(可育)、XRY(可育)、YY(死亡)、XRXr(可育)、XrY(可育)、XRXrY(可育)、XrYY(可育),共6种可育基因型的个体。(4)果蝇种群中可育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XX(雌性)、XY(雄性)、XXY(雌性)、XYY(雄性)4种类型,因此雄性可育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有2种。(5)分析题干可知,W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RY、XrY、XrO,用W果蝇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若W为XRY,XRY与XrXr杂交,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
本文标题:(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素养2 科学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