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1月9日16:20-17:50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1.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钠离子C.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2.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3.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B.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D.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4.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D.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4.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D.下丘脑和下丘脑6.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在甲细胞中合成D.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27.下图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组成的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1对抗原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B.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中起作用C.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细胞2细胞3细胞4和记忆细胞D.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的途径就是激活细胞4产生抗体8.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消耗ATPB.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中2,4-D具有两重性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上表现为协同作用1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311.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嵌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才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12.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猞猁和雪兔之间的关系B.图甲表示小家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关系C.图乙表示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D.图丙表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的关系1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B.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C.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14.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C.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B.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D.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可有可无的成分1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蛇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D.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41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C.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18.分析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19.下列哪项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且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增殖分化B.猎捕食物时,工蚁之间通过触角接触交流信息C.雄性园丁鸟在自己的“庭院”里不停唱歌跳舞,吸引雌鸟的到来D.跳羚擅长使用“小牛跳跃”的特殊方式吓跑追赶它们的敌人20.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湖泊能调节气候B.草地能保持水土C.树林能防风固沙D.森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21.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D.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2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523.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24.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25.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C.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D.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2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提高人体内所有细胞的代谢速率B.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因此不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627.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I、II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28.如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B.1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C.1表示原核生物,2~4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D.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29.2016年9月28日科学网报道,食脑变形虫(阿米巴)会瞄准大脑,这可能是因为大脑前部的细胞会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而米巴体内存在一种与人体乙酰胆碱受体结构类似的蛋白质,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阿米巴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B.大脑中相关细胞分泌乙酰胆碱的方式是胞吐C.侵入人体后,阿米巴和人体间存在寄生关系D.乙酰胆碱和其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30.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轻水华发生C.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31.(每空2分,18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7(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b、c、d、e)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膜结构).(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有哪些点_____(填字母)可产生兴奋。(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填两种细胞器).(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32.(每空2分,14分)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有关问题:(1)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通过①过程,胰岛中的________分泌的[]_______增多(【】填字母a或b,横线上填激素名称,字母名称同时正确才给分),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胰岛中分泌的[]增加(【】填字母a或b,横线上填激素名称,字母名称同时正确才给分),这种激素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具体作用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哪些(填图中数字)途径加快;二是抑制__________________。33.(每空1分,13分)冬春季是感冒高发季。“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些侵犯胃肠道的病毒引起的,同时可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1)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壁肌肉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这属于___调节(填“神经”或“
本文标题: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0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