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宜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A.强力推行重农抑商B.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以郡县制控制地方D.不合理的治理方式3.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县制B.设立中朝C.颁布“推恩令”D.设立藩镇4.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宋仁宗只好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5.某教授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2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7.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可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8.钱穆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A.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B.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实际决策权C.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D.明朝六部尚书逐渐沦为内阁属官9.《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10.“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11.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B.御史大夫C.刺史D.监察御史12.“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13.西汉时,有谋士向皇帝谏言:“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该言论实际是建议西汉王朝实行()A.郡国制B.察举制C.中外朝制D.推恩令14.《朱子语类》云:“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3A.体现三省分权制B.中央监察机制完备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②它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③建立于秦朝,为历代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④主要体现为皇帝对中央官员的管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6.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A.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B.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7.右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18.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A.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B.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C.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于城邦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19.下列关于早期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早期罗马法既有成文法,也有习惯法B.早期罗马法只有成文法C.早期罗马法具有伸缩性和不确定性D.早期罗马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20.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2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22.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A.建立10个地区部落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废除债务奴隶制D.建立陪审法庭423.“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作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24.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25.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进的“新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C.组成四百人会议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26.李悝的《法经》大致与《十二铜表法》同时成文,但是法律成了压制性力量,是记载义务的文本,而不是权利的宣言书。与中国的成文法相比,《十二铜表法》()A.充分给予平民以法保护自己的权利B.主张公民权利并具备公民法性质C.确立贵族阶层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D.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27.《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A.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B.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C.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D.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28.古罗马法律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事变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由他人在自己的道路上行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个人财产受到保护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法律制度并不健全D.侧重保护平民权益29.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的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C.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D.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30.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对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5A.雅典公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下自由的有限性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二、史料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材料二有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規,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材料三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李斯所议问题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并说明其历史贡献。(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分别解决材料所述两个问题的措施。(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法律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享有国家全面保护的公权和私权。——万民法材料二2世纪时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材料三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6材料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民法大全》(1)概括材料一、二、四的观点,并指出它们体现的罗马法的特点。(10分)(2)材料三中关于债务的规定体现了怎样的财产原则。(4分)(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罗马法制定颁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7第一次月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项。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得出秦朝的暴政,即不合理的治理方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故D项正确。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推恩令”。此图反映了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这一制度后来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使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4.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包拯给皇帝的建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正确;A与材料信息不符;C明显错误;D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信息不符。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行省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作者认为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发展,是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继续,故A项正确;行省制的主要着眼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与
本文标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3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