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推广社区农业化和城郊农业等方式,使农田散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出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如日本筑波科学城保留了大片的农田,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形成“没有郊区的新城”……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也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理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突出的优势是A.景观丰富,可吸引附近居民到访B.水域广阔,能有效减轻城市内涝C.污染较小,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D.居民维护,可以降低运行的成本2.农田融入城市的首要目的是A.保护原始的农业环境B.增强城市自我服务的功能C.提供居民劳动的场所D.减少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农田以种植业为主景观较为单一,而公园具有观赏功能景观丰富,故A错误。农田主要功能为种植农作物,以土地为主,公园既包含土地景观也包含水域景观,故农田水域并不广阔,B错误。与公园相比,农田在种植时会施放化肥、农药等有一定的污染,C错误。农田主要是由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进行维护,而公园应由政府园林部门专人进行维护故农田的运行成本低于公园,D正确。【2题详解】城市农田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理念,并不属于原始的农业环境,A错误。农田虽然需要人们-2-去通过劳动维护,但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居民劳动而存在的,C错误。城市土地即使不建设农田也可以变成其他用地方式,并不会导致土地被浪费,D错误。由于城市农田的存在,其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产品可以直接供应给城市,可以减少农产品的外运量,从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供给服务,B正确。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规避风沙危害B.降低道路坡度C.增加通行能力D.促进矿产开发4.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3-5.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答案】3.C4.B5.A【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恰恰桥是315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桥梁的建设主要为了跨越策勒河,随着经济发展及运输需求增强,老桥的通行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所以修建新桥,故选C。【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旧桥采用的护栏为透风护栏,风速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在桥面堆积,同时,由于新桥采用了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更加加剧了沙粒堆积,故选B。【5题详解】由于沙障的作用,降低了风速,由于风力降低,沙粒容易下降堆积,拆除沙障,导致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增强,携带风沙能力增强,不会沉积在桥面上,故选A。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天数)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6.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季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7.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的生长,直接原因是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8.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A.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B.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答案】6.B7.A8.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特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大气受热过程。【6题详解】该地位我国处于北半球,冬季12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说明该地属于热带气候,故选B。【7题详解】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原先的树木阻挡光照,林窗形成后的林间空隙有利于该区域光照的增加,可以促进草本和灌本的增加,故选A。草本和灌木需水量一般少于高大乔木,降水增加不是其形成的原因,B错误。光照影响气温,气温升高并非直接原因,C错误。温差不是草本和灌本生长的原因,D错误。【8题详解】12月太阳东南升、西南落,东西两侧在理论上的日照时间一样长,A错误。上午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影响日照,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故选B。林木高度东侧高大,会导致东侧通风性差,C错误。东侧湿度大,则白天太阳辐射受削弱,最高气温会较低,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较大,需要充分理解林窗的含义和东西两侧被阳光照射的时间。-5-陷落柱是岩层中岩溶空洞塌陷,上部地层下沉形成的堆积体。煤炭采掘时遇到陷落柱,可能遭遇矿难事故,并给煤炭生产造成很大困难。下图示意某煤层底面在地下的分布与起伏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图中陷落柱的最大垂直高度可能为A.40米B.80米C.120米D.160米10.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A.背斜顶部多裂隙B.向斜槽部易积水C.煤层结构较松软D.煤炭采空致塌陷11.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下列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A.周围岩层逐渐致密B.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C.涌出水量逐渐减少D.煤层顶板压力减小【答案】9.C10.A11.B【解析】【9题详解】图中等高距是50米,结合等高线分布,陷落柱的最大深度范围是-100—-150米,最小深度范围是0—-50米,相对高差范围是50-150米,A、D错。垂直高度可能为120米,C对。80米不是最大可能数值,B错。【10题详解】根据图中煤层底面的海拔高度,该地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B错。与图中陷落柱成因有关的表述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多裂隙,易陷落,A对。煤层结构较松软,易开采,不是顶部陷落的主要原因,C错。煤炭采空致塌陷的原因也是顶部多裂隙造成,D错。【11题详解】-6-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陷落柱时,选项现象属于前兆特征的是周围小断层逐渐增多,B对。周围岩层逐渐致密,不易发生陷落,A错。涌出水量逐渐减少、煤层顶板压力减小,发生陷落的可能小,C、D错。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花又名巴西花梨,具光泽、无特殊气味、结构细而均匀,质地硬,强度高,是一种名贵硬木,可以用于制作豪华家具、地板、生活器具等。非洲刚果河沿岸(如下图所示)是巴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其出产的巴花价格低廉。我国某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所产木料削裁多余枝杈后,原木带根从港口黑角出口到我国,之后在我国加工成高档家具。(1)简述我国公司在刚果河沿岸建立多处伐木场的主要原因。(2)指出巴花原木在布拉柴维尔以上河段采用的主要运输方式,并分析原因。(3)说明巴花砍伐后原木带根出口我国的主要原因。(4)有人建议刚果河沿岸国家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以换取较多的外汇。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答案】(1)我国市场需求大,但国内森林覆盖率低,木材供应严重不足;刚果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林木资源丰富,且材质好,有许多名贵硬木;当地经济水平低,采伐技术、管理水平落后;有港口,沿河建场便于运输等。(2)水运(或河运);理由:沼泽、丛林广布,陆路运输设施不完善;木材水运的基础建设投资小,耗能少,运输成本低,短期内运出的木材量大;水运能够减少原木装卸的工作量,且能减少木料的磕碰等。-7-(3)巴花是名贵硬木,其根部也有很多利用价值,如可加工成艺术品等,带根出口增加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等。(4)同意:刚果河周边地区巴花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巴花生长速度快,可再生;经济落后,扩大巴花原木的砍伐,可以促进周边居民就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意:过度砍伐巴花原木,会破坏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降低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生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出现濒危现象等。(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应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等角度回答。伐木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区,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且品质较高;我国家具制造产业对原木市场需求量较大,而国内森林资源较为珍贵,自给量不足;读图可知当地拥有铁路及港口,木材外运交通条件优良。(2)本题应根据图中所给信息综合分析判断。原木体积较大,重量大,通过陆路运输成本较高,而当地有刚果河,木材可以漂浮在水面,采用水路运输可以减少运费。当地为热带雨林,丛林茂密陆路交通设施不完善,也难以运输木材。(3)根据材料分析巴花是名贵木种,我国有喜爱根雕风气,其带根出口后根部可以单独制成根雕,既节约了资源,又能提高经济效益。(4)本题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若回答同意,应主要从扩大砍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角度回答,如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若回答不同意,应从过度砍伐森林带来的环境问题角度回答,如破坏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降低森林对生态的调节功能等。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松潘草地位于松潘高原上(如下图所示),海拔在3500米以上,沼泽广布,夏季天气变化大。在冷湿环境下,松潘草地泥炭(未分解的植物遗体不断堆积而成)资源丰富。解放后松潘草地经排水疏干,部分垦为农田,草地和沼泽面积大为缩小,已发展成少数民族的农耕区。-8-(1)分析松潘草地夏季昼夜温差大的成因。(2)分析松潘草地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3)指出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变化,并说明原因。【答案】(1)海拔高,大气较稀薄;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天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多,气温上升快;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2)松潘草地海拔高,气温低;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形平坦(地形以高原为主),排水不畅(或土质黏重,水分不易下渗,地表积水)(3)变化:土壤中有机质减少(有机质含量下降)。原因:(草地开垦为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来源减少;草地排水疏干,突然水分含量下降,有机质(植物遗体)分解速度加快;种植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加快有机质的分解。【解析】【详解】(1)松潘草地夏季昼夜温差大的成因要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分析。由材料可知“松潘草地位于松潘高原,海拔3500米以上”说明其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气温高。而由于空气稀薄,夜晚的大气逆辐射弱,夜晚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2)松潘草地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要结合材料从“冷”和“湿”两方面进行分析。“冷”说明气温低,“湿”说明水分含量大。气温低主要是由于松潘草地海拔高(松潘草地位于松潘高原,海拔3500米以上),形成“冷”环境;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由于海拔高,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形平坦(地形以高原为主),排水不畅,长期积水,使得形成“湿”环境。-9-(3)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变化及原因要从有机质来源及消耗角度分析。从有机质来源看,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由于农垦,导致草地面积减小,土壤中有机物来源减少;从有机质消耗看,种植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加快有机质的分解,有机质来源减少,而消耗增加,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14.【地理—旅游地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公路下面是房屋,公路上面是房屋,房屋上面还是房屋”、“停在8楼的2路汽车”在山城重庆,这不再是文学虚构,你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6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