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
-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地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C.大气降水增多,淋溶作用强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2.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地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A.光照强B.温差大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3.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表土盐碱化【答案】1.B2.C3.D-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掌握突然次生盐碱化形成的原因。【1题详解】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小,地上生物根系不吸收盐分,A错;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B对;甘肃降水量较少,淋溶作用不强,C错;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盐分增加,D错。【2题详解】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7月份天气炎热,水气蒸发量大,表层盐度增加很大,选择C。【3题详解】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增加绿色覆盖密度,不是防风固沙,A错;不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B错;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但不是生态效益,C错;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蒸发量,减轻表土盐碱化,D对。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下图示意封闭式和开放式小区交通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我国建开放式小区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城市经济活力B.促进文化交流包容C.优化交通路网布局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5.开放式小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浪费土地资源B.增大交通压力C.减少公共绿地D.加剧安全隐患-3-【答案】4.C5.D【解析】【分析】考查城市布局及内部空间结构等知识点。【4题详解】封闭住宅小区和开放式小区的区别在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变成开放式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打通各类“断头路”,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因此正确答案选C。和提高城市经济活力、促进文化交流包容、优化交通路网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无关,ABD错误。【5题详解】开放式小区有利于资源共享、社会融合,能增加毛细血管道路,缓解城市病,体现城市规划理念的进步。但是没有围墙住所安全、交通安全难以保证。同时,小区环境大受影响,外来人员行为不受约束,乱扔垃圾,生活坏境势必会受影响。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点睛】开放式小区能够保证城市的网络不受到这种封闭式小区的这样一个阻隔,那么形成一个马路,这样的一个道路的结构。从而保证了城市的畅通。在河流发育的过程中,相邻的两条河由于侧蚀或溯源侵蚀,导致“低位河”越过分水岭袭夺“高位河”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7.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8.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4-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A.①B.②C.③D.④【答案】6.C7.A8.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7题详解】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8题详解】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河段②,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河段,B对。A、C、D错。黑龙江是注入鄂霍次克海的最大河流,大量淡水注入,使鄂霍次克海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与中国东北相比,北海道的冬季稍微温暖一些,沿岸海域很少封冻,该岛东北部的纹别市和网走市是观赏流冰的好场所。流冰即冰花或冰块在风、浪、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9.关于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形成于北极地区B.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对当地钻井平台和船舶航行带来了极大威胁C.形成于北海道沿岸海域D.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自北向南流动10.携带流冰到达北海道东北部的主要动力为()①日本暖流②千岛寒流③西北季风④东萨哈林寒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1.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是()A.11月底12月初B.12月底1月初C.1月底2月初D.3月底4-6-月初【答案】9.D10.C11.C【解析】【分析】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海道东北部的流冰,流冰主要形成于鄂霍次克海,海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海水容易结冰,冰随着寒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达日本东北部,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10题详解】冰随着洋流以及冬季风由北向南移动到达北海道东北部,难度较小,正确答案为③④,注意不是千岛寒流,通过位置可以判断应当是东萨哈林寒流,容易错选②,正确答案选C。【11题详解】在纹别市和网走市观赏流冰的最佳时间应当是冬季风和寒流强盛时期,由图可知,在1月20日到2月20日之间海冰的位置面积最广,此时流冰的范围最大,最适合观赏,因此应选在这个时间段内,正确答案选C。【点睛】鄂霍次克海海域较封闭,与太平洋的海水交换少。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在西北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下被带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我国黑龙江气温低,冬季易结冰,在风力吹拂下被带到北海道北部的鄂霍次克海附近。第Ⅱ卷(共160分)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下图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该沙漠的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7-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答案】(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植被生长,因而春季一派草原景象。(2)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湿度: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风速: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3)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1)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主要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从水分角度考虑。由-8-材料可知,该地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而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2)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从气温看,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从湿度看,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从风速看,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从植被看,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3)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水分条件对植被生长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角度考虑。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辣椒喜温喜光,耐旱怕涝,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辣椒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种植。吉林省洮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为偏中性的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辣椒产地。该地生产的辣椒果形美、口感好、维生素含量高,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洮南市不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区,这里的辣椒大多销往其他地区。近年来,洮南市政府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目前,洮南市辣椒基地面积达到2万公顷,产值高达20多亿元。(1)说明洮南市有利于辣椒种植的土壤条件。(2)分析洮南市辣椒得以大量外销的原因。(3)简述洮南市辣椒产业化过程中可采取的措施。(4)有人建议临近的内蒙古地区也应该学习洮南市大规模发展辣椒产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答案】(1)洮南市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土壤为肥沃的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偏中性,适合辣椒的生长。(2)洮南市辣椒产量大,但不是辣椒的主要消费区,本地消费量有限;有铁路和多条公中经过,便利的交通运输有利于辣椒外销;辣椒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大。(3)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实现产业化生产;推进辣椒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辣椒的品质;进一步完善交通,开拓市场等。-9-(4)赞成。理由: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辣椒生长期气温高,光照充足,适合辣椒生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并外销,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或不赞成。理由:内蒙古临近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河流少,灌溉水源不足;大规模种植辣椒可能会破坏草原植被,易导致土地荒漠化(或草场退化、沙化)。【解析】【分析】以洮南市地区辣椒的种植为背景,考察了农业的区位因素,洮南市辣椒市场效应好的原因以及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考查学生区域认知,以及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洮南市位于东北平原,地处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
本文标题: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三)(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08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