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银河系C.总星系D.河外星系【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位于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同一个级别的不同天体系统,因此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故选D,ABC错误。2.“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亮跑。”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恒星、行星、小行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卫星D.恒星、行星、流星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详解】太阳是恒星,地球行星,月球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质量小的围绕大的旋转,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恒星、行星、卫星,C正确。故选C。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2-⑥流星体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答案】D【解析】【详解】天体是指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可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因此①④⑥属于天体。河外星系是由各种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天体;天空中飘动的云,位于地球的大气层内部,不属于天体;陨星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已经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②③⑤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4.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A.光球、色球、日冕B.色球、日冕、光球C.光球、日冕、色球D.色球、光球、日冕5.太阳黑子和耀斑()A.都发生在①层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都发生在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答案】4.A5.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4题详解】-3-图示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5题详解】黑子发生于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7.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大气运动③生物演化④地热资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6.C7.C【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大气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无关,与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B错。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C对。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没有影响,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的是太阳活动,D错。【7题详解】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是转化的太阳能,①对。是大气运动的动力,②对。太阳辐射能是生物演化的能量来源,③对。地热资源是地球内部能量,④错。C对。考点: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对地球的影响。-4-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完成下列小题。8.黑子的活动周期是()A.11天B.22年C.24小时D.11年9.图中反映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哪种影响()A.气候B.通信C.航天D.磁场10.图中反映出降水量与太阳活动呈负相关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甲和丙11.由图中三地的纬度可知,太阳活动主要影响地球的()A.低纬地区B.赤道地区C.中纬地区D.高纬地区【答案】8.D9.A10.B11.D【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9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对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有影响。据统计,凡是黑子活动年的高峰年,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就增多。图中反应的是太阳黑子与降-5-水的相关性,反应的是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故答案选A。【1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黑子与降水的相关性。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关系,有时呈正相关,有时呈负相关,有时既呈正相关又呈负相关,读图分析可知,乙地的降水量随着黑子数目的增多而减少,减少而增多,说明降水量与太阳活动呈负相关,故答案选B。【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各地大部分在南北纬60°-90°,属于高纬度地区,故答案选D项。12.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固体球B.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能量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对地球和人类影响巨大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D.地球上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答案】D【解析】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太阳辐射的只有22亿份之一的能量能够到达地球表面,但对地球和人类影响却巨大;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地球上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13.下列哪个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C.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在两极上空产生极光【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6-有相关性。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与太阳活动无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4.太阳能量来源于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D.铀等核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相关知识。【详解】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系列的核聚变反应,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这个过程中,原子质量出现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A正确。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日珥现象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太阳活动是太阳外部大气各种活动的现象。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现象,D对。日珥、太阳风是太阳活动,但不是主要标志,A、C错。极光现象不是太阳活动,B错。考点:太阳活动的类型标志。16.古籍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A.太阳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古籍记载的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活动扽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7-【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的是太阳黑子,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区分太阳黑子、耀斑、日饵、太阳风的概念和特征。17.读下图,完成下题。分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答案】D【解析】【详解】图示景观是火山喷发,岩石是岩浆岩,岩浆一般来自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岩石圈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C.地壳和地幔D.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地幔中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合在一起,物质组成为岩石,叫作岩石圈。考点:地球的内部结构。19.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变化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答案】A【解析】-8-试题分析:地球内容圈层的划分是以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而形成的两个不连续界面为依据,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关知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2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矿产资源,据下图A处地震波波速变化信息看,最有可能储藏的矿产为A.铁矿B.石油C.煤矿D.有色金属【答案】B【解析】【详解】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A处纵波速度下降,横波消失,由此可知A处以下应为液体,故B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属于容易题目。-9-21.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A.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其组成B.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C.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D.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详解】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所通过的物质性质相关,故运用地震波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主要根据碳元素的衰变。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主要根据沉积物的特点。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内外力作用有关。故选A。2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厚度最大,地核与地幔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壳的平均厚度大于20km,所以该次地震位于地壳中。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3.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10-A.生物圈B.水圈C.大气圈D.岩石圈【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该景观为什么景观,二是主体要素是什么要素。【详解】据图分析该图为黄果树瀑布景观图,瀑布中的主体要素是水,水所属于的圈层是水圈,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容易误选,该题易误选岩石圈,答题时一定要看清“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中的“主体要素”几个字。24.2013年4月20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此次地震,理论上雅安居民感觉到()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上下颠簸D.只左右摇晃【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详解】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上下颠簸,而无左右摇晃。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5.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干洁空气组成的简单系统B.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及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答案】B【解析】-11-【详解】大气圈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低层大气的组成除干洁空气外,还包括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其中海洋水占96.538%,故B正确;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故C不符合题意;地球各圈层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地球外部圈层包括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D.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圈不属于地球的外部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外部结构。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
本文标题: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2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