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政治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1-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60多年来,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票面图案及印制工艺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直接见证物。目前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退出流通市场,但备受收藏家青睐。收藏的人民币A.本质上仍然是一般等价物B.可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C.市场的供应量决定其价格D.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答案】D【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收藏的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领域,本质上不是一般等价物。B不合题意,退出流通市场的人民币不具有货币的职能。C符合题意,表述错误,价值决定价格。D符合题意,退出流通市场的人民币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故选D。2.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轴)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两曲线交点为E,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为Po和Q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Q=Qo时,该商品价格保持不变B.当价格为P2时,表明该商品供不应求C.P1价格可以是政府为扶持某一行业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最低保护价格D.P1价格可以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2-【答案】D【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这价值上下波动。B不合题意,价格在P2时供给大于需求,不是供给小于需求。C不合题意,最低保护价格要高于均衡价格。D符合题意,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故选D。3.“温比亚”刚走,“山竹”又来了!极端的恶劣天气,导致近期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影响,菜价上涨,其中叶菜类的价格尤其明显,比去年同期价格高了好几倍。这表明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大②气候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③商品的价格受价值规律的支配④价格变动是由市场来调节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表述错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②表述错误,价值决定价格。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供求影响价格,属于价值规律变化的要求。④符合题意,产量下降,价格上涨,体现了市场调节价格。故选B。【点睛】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今年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新意频频:买月饼的人少了,品酒吃蟹的人多了;去商场逛街的人少了,网购的人多了;在家宅着的人少了,外出旅游、健身的人多了……这些消费的变化说明①居民消费类型改变,由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消费②居民消费观念更新,健康消费已成为主流③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生活的品质普遍提高④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3-【答案】C【解析】【详解】①表述错误,生存必须需要消费,不能将生存消费转向享受消费。②不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健康消费成为主流。③符合题意,材料可以看出,人们消费的更好,层次更高,生活的品质普遍提高。④符合题意,外出旅游、健身的人多了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故选C。5.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列车的速度和服务都在不断提高,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更带动了旅游、购物等一系列的消费。这反映了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升级起导向作用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是高铁技术发展影响消费,不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②符合题意,材料高铁技术的生产带动了一系列的消费反映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消费对生产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速度和服务都在提高,反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故选B。【点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于:(一)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对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6.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忠旺集团考察时强调指出,“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也毫不动摇地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它①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③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④在支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不合题意,国有经济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②符合题意,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不合题意,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④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选C。【点睛】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在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视作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国家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是①实施创业税收减免政策②通过财政为“双创”提供贷款支持③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双创”④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自主择业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对创业进行税收减免利于推动“双创”工作。②不符合题意,贷款是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③符合题意,国家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双创”,利于推动“双创”工作。④不合题意,材料提到的是创业,不是就业。故选B。8.从2018年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读懂中国经济。下列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措施传导效应,其中正确表示的有①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扩大投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②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增加→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③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拉动经济增长-5-④增加政府专项债券→压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内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传导正确,符合题意。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降低成本,利于扩大投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②传导正确,符合题意。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③不合题意,不是财政政策。④传导错误,不合题意,增加政府专项债券,能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压缩。故选A。【点睛】国家财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3)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4)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我国的财政政策主要有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时,采取的措施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当经济过热、供给不足、物价上涨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税收。9.下表为201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的部分数据:以上数据体现了①减税降费政策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发展②民生支出增速较快以促进社会公平③实行宽松性财政政策支持大型工程建设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科技创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值为10.6%,国内生产总值增加6.8%,增速高于经济发展。②符合题意,材料社会保障和就业、专项扶贫支出增长较快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大型工程建设。④符合题意,材料对科学技术支出的增-6-加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做法,利于支持科技创新。故选B。10.新个税法于2018年10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不实行专项附加扣除。具体税率如下表:王某2018年10月份工资薪金一万元人民币,调整前应纳税745.0元,调整后应纳税比调整前A.少290.0元B.多255.0元C.少455.0元D.少245.0元【答案】C【解析】【详解】王某10月份工资薪金1万元,调整后应税额是5000,5000中的前3000元应税3000*3%=90元,5000元中的2000元应税2000*10%=200。所以调整后应税额为290元。调整前为745元,调整后应税额比调整前少745-290=455。所以选C。A、B、D均不合题意。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下列举措符合“供给侧改革”思路的是①推进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②增加财政补贴,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③促进产业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④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建设投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推进简政放权,合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从供给侧,不是需求侧。③符合题意,化解过剩产能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④不合题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改善供给结构,不能仅仅靠增加投资数量。故选B。-7-12.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天职、宗旨。下列属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正确措施有①股票市场为企业IPO(首次公开募股)②通过加杠杆助力企业套利③保险市场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④以政府信誉为担保,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股票市场为企业公开募股,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②不合题意,加杠杆助力企业套利属于资本运作,不属于为实体经济服务。③符合题意,保险市场为企业提高风险保障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④做法不正确,政府不能为企业提高担保贷款。故选B。【点睛】2018年人教版课本对第十课进行了大量修改,要求在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措施如下:①注重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的统一整体、一体建设、一体推进。既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③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④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推进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声音同时存在,但我们欣慰地看到,前者声音代表更广泛的民意。尽管在全球化进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完善之处,但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任何单边主义行动、贸易保护主义都无法最终解决问题”,李克强总理的这一判断是基于①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②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已形成③贸易保护主义背离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答案】B【解析】【详解】①符合题意,李克强总理认为“任何单边主义行动、贸易保护主义都无法最终解决问题”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②不合题意,
本文标题: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政治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4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