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1-2单元2.考试时间为60分钟,分数为100分3.第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第Ⅱ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是万物复苏的开始。从周朝起,古人在这一天就有“鞭牛迎春”和“咬春”的习俗,从牛头至牛尾依次鞭打三下,“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这一习俗与我国古代哪种耕作方式有关()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千耦其耘D.铁犁牛耕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不能反映我国古代()A.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B.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C.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D.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3.“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句话讲述的水利工程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坎儿井4.“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描述的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田”实为贵族占有,但不得买卖B.劳动者对“私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C.耕种者要交纳地租D.战国商鞅变法正式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5.封建社会中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地主享有政治、经济特权D.土地兼并严重6.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宋代“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的对分制占支配地位。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经营方式是()A.自耕农经营B.田庄式经营C.官民合营D.租佃制经营7.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始于()-2-A.汉B.南宋C.北宋D.明8.南京云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是专供宫廷御用和赏赐功臣之物。其挑花技术十分高超,“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七上八下”的成语就是出自云锦。中国古代南京云锦最有可能产生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9.“制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一现象,最能说明明清时期的江南手工业()A.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B.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C.地区、行业间的社会分工发展D.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10.高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下列情况他可能做到的是()A.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B.空暇之余,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做冬天的衣物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D.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11.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出访荷兰,二人身着中式服装赴荷兰国宴,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风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衣料和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C.元代棉纺织技术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D.明中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B.元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唐代坊市分明,商业经营的时间和地点都受官府的严格控制D.明清时期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北方地区为盛。13.“(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材料反映出明代()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C.工商业市镇兴起D.对外贸易发达1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A.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白银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租佃经营方式的推广D.苏州丝织业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15.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6.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④科举制八股取士的影响⑤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1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B.希望传播天主教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商路不通18.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海盗式的劫掠B.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D.航运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9.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地曙光”。这充分说明了()A.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20.赵丽在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时发现,“马上”“马甲”“马褂”““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很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车”“机电”“机工”“微机”“机械”“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B.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C.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D.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4-2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蒸汽机的广泛普及22.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C.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23.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请你为该论文拟定主题,最恰当的应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4.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当时,秦二爷投资近代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自然经济受到进一步破坏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社会上出现实业救国思潮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25.张謇曾说:“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由此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A.以救亡图存为目的B.以发展重工业为主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儒家思想为指导26.李某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表明()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5-2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28.1925年,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有()A.报童叫卖《申报》创刊号B.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C.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D.摩登女郎身着旗袍吃西餐2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生活观念俭朴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C.中国不需要汽车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30.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C.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9分)中国古代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业谚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比如,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三耕三耙九锄田,一季收成顶一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材料二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摘自《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6-“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籍此食者甚众。”材料四“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农业谚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特点?(3分)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我国商业交易场所“市“的特点(4分)⑶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制瓷部门的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6分)⑷材料四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业关系的?这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哪项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32.(21分)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7-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吴淞铁路上使用过的蒸汽机车江南制造总局大门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分别指什么具体事件?请从全球史观角度概况其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⑵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⑶依据材料三,简述工业革命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8分)⑷材料四中提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什么?它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哪些?(5分)-8-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60分)1-5DAACB6-10DBBCA11-15DCADB16-20CCABD21-25BA
本文标题: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5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