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官渡区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A.嫡长子继承制B.按年龄继承制C.按军功继承制D.按遗嘱继承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嫡庶无别,则宗族乱”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ABC项错误,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有一定的制度,并非依据个人的意愿和年龄或者军工来决定。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2.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批评何种制度的弊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是说:现在(如果)仅仅靠会说冠冕堂皇的话和文笔(的标准)来选拔人才,而不了解他的德行,以后他不称职,即使杀了他,但是百姓已经受苦了。因此是说选官德行比专业知识要重要。科举制为唐朝选官制度,因此选C。A为汉朝选官制度,B为魏2晋南北朝选官制度,D为唐朝中央行政管理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指的是丞相的设置,应该是在秦朝,故排除A项;“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是指宋代设立的管理财政的三司,故排除B项;“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指的是内阁制度,内阁设立于明代,故选C项;“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指的是军机处,军机处设立于清朝,故排除D项。4.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A.都反封建B.都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C.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答案】A【解析】【详解】《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属于反封建,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也具有反封建,因此选项A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未反映,因此选项B排除;《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选项C排除;《资政新篇》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不能反映出农民阶级的愿望,排除选项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两部文献内容的准确掌握和解读,尤其是《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35.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依据所学可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一系列特权,其中领事裁判权是一项重要内容,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中国法律,由外国政府根据其本国法律惩办,正如题干材料所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外国侵略者保护本国国民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应选D。考点: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鸦片战争·第一批不等统一的签订及影响6.《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C.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故A项正确;B项“彻底放弃”说法错误;CD项应该是《辛丑条约》,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名师点睛】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甘于亡国灭种,奋起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统率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4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转变了策略,由瓜分变为“保全”,由灭亡中国到“以华制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7.下面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③建立民主共和政体、防止临时大总统专权④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颁布的资产阶级临时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各种民主权利,并特别约定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复辟帝制。其中规定的中国民国的主权属于国家全体,否定了君主掌握国家主权的专制政体,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8.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A.清政府统治结束5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C.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D.南京光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由材料关键信息“民国三十八年四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时间即1949年4月。更进一步可知描述的事件,即指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B项正确。A项即1912年2月12日,C项即1937年12月13日,D项即1945年,排除A、C、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解放南京9.“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②在多党合作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多党合作制度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谱曲的就是共产党”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故①正确;中国共产党不是各民主党派的上级组织,因而不能称之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故②③错误;因此答案为C项。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6协商制度10.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壁画,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一基础知识。根据题干分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符合题干要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指只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项中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提出来的,体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和平的目的。D项多边外交政策是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多边外交政策中是基本体现。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全称公民”,而其所谓偏称公民,是指儿童和已过兵役年龄的老人。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了A.公民的参政能力B.公民年龄的限制C.公民的性别歧视D.公民权必须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称的“全称公民”是指具有参与政治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而“偏称公民”则是没有参政能力的儿童和老人,所以对比两个概念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公民的参政能力。故A项正确。公民的年龄、公民的性别、公民权的扩7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D三项错误。12.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其措施有: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②建立十个部落区③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④实行陶片放逐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史实可知在备选项中只有①③两项是梭伦改革的举措,②④两项是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举措,所以答案选C。考点:梭伦改革点评: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高考中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时期古希腊民主达到顶峰;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权利机关的职能③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④古希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深远影响。13.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政体。其共同点是:①以法律保障民主的实施②国家元首必经选举产生③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④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A.①②B.①④C.①③④8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英国德国等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元首不是经选举产生而是世袭。因此②不正确。其他各项均能体现近代民主制的特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考点:近代西方民主制的特点点评: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确立了近代的政体。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法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共和制;德国也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和英国的有很大的不同。近代政体的确立都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此相关的近代西方国家确立政体的宪法也需要掌握。14.《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五谷六畜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铁犁牛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以及在庐舍周边种植日常所需瓜果蔬菜,饲养家畜家禽,可见其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选项B正确;五谷六畜属于现象描述,即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结合,恰恰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选项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种植过程以及农田管理,也未涉及农业耕作方式,因此无法得出精耕细作和铁犁牛耕的特征,选项C、D排除。15.下列哪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9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①反映的是农业的耕作技术;②播种时间;③是施肥;④是指灌溉。都是属于精耕细作的特点,综上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6.《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
本文标题: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6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