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答案】C【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确立,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以政治制度的理性超越了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C项。A、B项说法正确,但只是某一方面的变化,均排除;D项说法绝对,排除。2.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A.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尊王”突出了华夏国家的主权理念与社会整合意识,周天子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尊王”就是遵从西周的传统国家政治的有序化,“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一种自觉的族别意识和自我认同,故A正确;BC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排除;-2-D表述绝对,错误。3.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这表明在秦汉时期,爵级仍以出身为基础,表明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故A项正确;官僚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郡县制的设立,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故D项错误。4.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A.宗法关系逐渐淡出两汉政治构架B.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C.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说明中央对于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区域观念的形成,故C项排除;D项与材料的主旨相反,故排除。-3-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要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但其主要是以人的品德和才学为主要的举荐依据,这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了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好坏比较,B项排除;材料同科举制无关,D项排除。故选C。6.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限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资格限制放宽了,说明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C正确;A不符合“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错误。7.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4-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唐代人们的观念认为,做下级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强;而宋代则是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而是强调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而是强调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D。8.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5-9.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A.以文治国B.公平竞争C.分科考试D.重视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追求的是平等、理性,而科举制体现了平等的原则,故选B。科举制产生之前,封建统治者即已提倡以文治国,由此可见,以文治国不可能是科举制的本质,排除A;分科考试与重视教育不符合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诉求,故不会是启蒙思想家推崇科举制度的主要原因,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10.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知,即兼理、兼管之意)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央任命原担任中央官职的官员为县的长官,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知县的设立,不能体现县取代州,故A项错误;中央任命县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表明君主随意使用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只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控制,并没有改变地方行政区划,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6-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信息,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到地方,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11.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啦,不得不取消了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B.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D.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李沆和包拯都对宋朝皇帝形成了有效的制约,而这两者都是宋朝的文官,故选D。李沆是宰相,不属于谏官系统,故A项并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包拯不是宰相,故B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只得收回成命”“不得不取消”说明皇帝的行为是被迫的,故不能体现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排除C。12.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一方面提高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身份,另一方面用司礼监来制约内阁,这样使内阁、司礼监共同理政,互相制约,从而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排除;C项,大学士品级提升只是材料-7-一部分意思,该项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宦官势力恶性膨胀,只能体现出宦官赢得了皇帝的重用;另外,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形势并没有失控,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一场侵略战争,而英国人却称为“通商战争”,这主要是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本质,来粉饰侵略战争性质,C项正确;材料是否定战争的侵略性质,A错误;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纪念战争表述明显错误,排除。故选C。14.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换约”事件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组成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人中国内地,故A项正确;《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辛丑条约》的签订,导致清政-8-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排除C项;《马关条约》允许各国在中国投资办厂,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确定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由这次战争的影响来确定答案。15.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行
本文标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7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