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
-1-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理科历史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72分)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2、“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A.“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B.“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3、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解释“王”这个字的写法:王这个字,三横中间一线,就是通天地之人。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中间是万物人民,这一竖把三者接通起来就是王了。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李贽4、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民本思想B.强调中央集权C.重视社会现实D.重视道德修养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D.儒家、墨家6、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关注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7、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私学的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8、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9、李贽在《藏书》中说道:“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李贽A.认为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是非差别B.坚决反对孔子的是非观C.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D.与儒家学说势不两立-2-10、右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11、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1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要相同点是A.强调人的价值B.批判专制制度C.宣扬理性主义D.否定宗教神学13、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相似之处在于A.都是唯物主义B.强调天理与人欲对立C.强调本心体悟D.认识事物的方法14、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15、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颐炎武D.王夫之16、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17、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18、柏杨先生评价说: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家思想的时代。柏扬先生评价的国策是()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大兴文治,反对暴政D.君主专制,天下一统-3-19、“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上述内容A.出自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B.阐释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的观点C.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D.强调了要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20、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崇才女。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合理因素是()A.社会的进步B.理学的兴起C.女权的发展D.教育的发展2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主要强调了()A.人与万物的关系B.人创造了万物C.人的价值D.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22、“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人是最高级的23、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创立了逻辑学D、哲学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24、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25、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26、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7、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诸卿28、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4-29、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30、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A.汉代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六部制C.元代行省制度D.明代的内阁制度31、“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D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3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33、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殖民者的侵略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求C、明初倭患猖獗D、清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的需要34、《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35、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6、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原始自然崇拜二、多选题(共7个,每题4分)37、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A.削弱君权,加强相权B.以君权作为中心C.削弱地方,加强中央D.民主与专制并存-5-38、汉武帝时举贤良对策,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受到重用,晚年辞职回家,从事修学著书。董仲舒的主张有A.春秋大一统B.君权神授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39、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的有()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C、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40、徽商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他们讲究诚信,吃苦耐劳,将棉布、粮食、食盐进行大区域的贩运,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但很多徽商致富后或“弃贾从儒”,或买田置地。这说明当时()。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C.传统四民观念对徽商影响很深D.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41、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A.孔子B.老子C.孟子D.董仲舒42、北宋初年,一方面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另一方面,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这些举措客观上()A.改变了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增强了对抗外敌的军事实力D.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43、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两者采取的指施相似之处有()。A.都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地方治理B.都制定万民法,扩大公民权C.都颁布法律,巩固统治D.都重用贵族,实行分封制-6-高二理科历史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B5、D6、B7、A8、C9、C10、D11、B12、B13、B14、C15、D16、【答案】C【解析】君主专制的强化会强化四民秩序,故A项错误;针对阳明心学主张空谈之风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原先的四民秩序构成了冲击,所以顾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才提出了要重构四民秩序,故C项正确;针对佛教和道教的冲击而出现的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17、D18、B19、C20、【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对女性评价标准的改变:从“貌”到“才”,体现了评价思想的不同。社会的进步在材料无法反映,故A项错误;关键在宋代推崇才女,反映了宋明理学思辨化的影响,故B项正确;女权的发展是在近代,故C项错误;教育的发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21、C22、B23、C24、D25、A26、B2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结合所学,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太尉“掌武事”,主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系统。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28、C29、D30、【答案】D
本文标题: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8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