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天体的人类探测器。冥王星首张高清照也随之发布。读图,完成1~3题。1.对图文材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视野”号探测器现已飞离太阳系B.冥王星是八颗行星之一C.图中包含二级天体系统D.冥王星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完全相同2.除了地球外,冥王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A.没有昼夜现象B.难以获取太阳辐射C.缺少卫星的环绕D.缺少液态的水和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3.“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A.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7月14日11时49分B.纽约(74°W)正值早晨C.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范围相当D.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日期不同解析:第1题,“新视野”号探测器刚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其要抵达太阳系边缘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冥王星原是太阳系九颗行星之一,后被剔除;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故图示为二级天体系统;冥王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与其他行星并不完全相同。第2题,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太阳系中只有地球具备。第3题,当“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时,为北京时间(东经120°地方时)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纽约属于西五区,此时区时为2015年7月14日6时49分,应为早晨。开普敦区时(东一区)为7月14日12时49分;地球上新的一天所跨经度-2-是从0点所在经线(约177°W)向东到180°经线之间,计算可知,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远大于旧的一天;此时东京(约140°E)和莫斯科(约38°E)同属新的一天,日期相同。答案:1.C2.D3.B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4~5题。4.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20°N地区C.40°N地区D.60°N地区5.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最大,但有效总辐射量较小,说明赤道地区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第5题,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答案:4.A5.C如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km/s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完成6~7题。6.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7.图示太阳活动()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增加解析:第6题,图示太阳活动区域亮度高于周围区域,应为耀斑,发生在色球层。第7题,耀斑“寿命”仅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周期约为11年。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3-海王星,最近的水星最先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日地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8分钟左右到不了地球。答案:6.B7.D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9.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第8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9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8.A9.B下表为广州市连续两天日出日落相关数据,据表回答10~11题。相关数据今日日出日落时间05:44:4519:16:47明日日出日落时间05:45:0519:16:5010.与表中显示的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B.冬至C.秋分D.夏至11.表中所示今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解析:第10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广州市连续两天昼长夜短,应该为该地夏季。第1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广州市连续两天昼长夜短,而且昼在变短,夜在变长,所以太阳直-4-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答案:10.D11.C下图为某年6月22日(夏至日)地球上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处于黑夜)。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光照图与上图表示的时间相符的是()13.此时小明乘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纽约(40°43′N,73°W),大约17个小时后到达,到达时纽约当地的区时为()A.6月21日21时B.12月22日14时C.6月22日14时D.12月22日22时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150°E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即可知该经线地方时为12时。A选项为南极附近出现极昼,C选项为全球昼夜等长,D选项虽然是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但是太阳直射点位于30°W。第13题,从上题解析可知150°E地方时为6月22日12时,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西五区(75°W的地方时)的区时为6月21日21时,17个小时后,纽约当地的区时为6月22日14时。答案:12.B13.C黄山是中国名山之一,位于(30°N,118°E)附近,海拔1850m。2017年4月10日王先生在安徽黄山旅游。据此回答14~15题。-5-14.王先生打算该日先登顶观日出,日出时间最可能为北京时间()A.4:40B.5:40C.6:00D.6:4015.观看日出后,王先生从北坡乘缆车下山,见到缆车厢顶部装有太阳能集热板,其安装正确的是()解析:第14题,4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0°N附近昼长夜短,由于4月10日为春分日过后不久,日出地方时比较接近6:00但早于6:00,故B项最接近。第15题,集热板可以收集太阳光线;安徽地区全年太阳主要从南方照射过来,故集热板应向南倾斜,同时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答案:14.B15.C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16~17题。16.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海口B.拉萨C.合肥D.北京17.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3时20分B.15时20分C.2时D.14时解析:第16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半球为北半球,从晨昏线分布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即为夏至日。在夏至日,越往北(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选项所列四个城市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长。第17题,由“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可知,经线MO为20°W,由晨昏线分布可知此时20°W为18时,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3时20分。答案:16.D17.A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至日昼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6-18.四地的地理位置由北到南的排序正确的是()A.丁—乙—丙—甲B.甲—乙—丁—丙C.丁—乙—甲—丙D.丙—丁—甲—乙19.冬至日丁地的日出时间为()A.2时30分B.3时30分C.8时30分D.9时30分解析:第18题,图中甲、丙两地在夏至日时昼长小于12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南半球,由甲地最小昼长大于丙地最小昼长推知,丙地位于甲地南部;乙、丁两地在冬至日时昼长小于12小时,可判断其位于北半球,由乙地最小昼长大于丁地最小昼长推知,丁地位于乙地北部。第19题,丁地冬至日昼长为5小时,根据日出时间=12-1/2×昼长可知,其日出时间为9时30分。答案:18.C19.D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我国用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十一号飞船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经过33天的飞行时间,于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8日下午,飞船顺利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着陆。据此回答20~21题。20.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时,全球属于10月17日的范围占全球的()A.1/2B.2/3C.25/48D.23/4821.在神舟十一号发射与顺利返回期间()A.我国昼在变长,夜在变短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C.北极点周围的极夜范围在减小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解析:第20题,先根据北京时间17日7时30分求出0时所在经线的度数,即7.5°E为0时。再求出17日所跨的纬度,即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跨172.5°,最后计算17日占全球的比例即172.5°/360°=23/48。第21题,从发射日到返回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7-答案:20.D21.B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①B.②C.③D.④23.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22题,图中住宅位于4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住宅以南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40°N地区比较冷,且盛行偏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有保暖作用,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冬季没有树叶,可以增加透射阳光。第23题,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5°)=26.5°,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大约为63.5°,与④最接近。答案:22.C23.D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24.图1中()A.①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25.图1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图2中的()-8-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24题,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③为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第25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括①,故丁图符合。答案:24.B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8分)(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_,图中表示昏线的是弧________。(4分)(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2分)(3)此日过后(短期内),三门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4)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小时,B点的夜长是______小时。(4分)(5)A、B两地线速度大的是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或慢)。(4分)(6)这一天,广州、北京、三门峡、哈尔滨四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____。(2分)解析:(1)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为冬至日。图中表示昏线的是弧CD。(2)根据上题可知,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图中的经线可知,每两条经线之间差45°,顺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加,故此时太阳直射经线为45°E。(3)此时为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之后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4)读图可知,赤道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A点距赤道与晨线交点差45°,故A点地方时为9时;C点位于赤道上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8 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9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