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含解析)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考号。2.I卷内容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空格或区域内。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根据下列两个北京市人口数字表,完成下列小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D.人口基数较大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为()人A.604万B.1961万C.2300万D.3000万【答案】1.B2.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北京人口数量的因素及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等知识点。【1题详解】根据表中数值,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2-读图表可知,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北京市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是导致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B对。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不是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C错。人口基数较大主要影响人口增加数量,与人口增长快慢关系不大,D错。故选B。【2题详解】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AB选项为2000-2010年间的常住人口数量,不符合题意,AB错误。本题中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为2300万人,此为人口合理容量,C错误;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的人口为3000万人,即环境人口容量,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读图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亚洲迁往欧洲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则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气候B.地形C.政策D.经济【答案】3.D4.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等知识点。【3题详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甲地为迁出区,应该为发展中国家,乙为迁入区,为发达国家。北美和欧洲是发达地区,是迁入区,AB错误;亚洲、拉美和非洲是发展中地区是重要迁出区,C错误;从亚洲迁往欧洲符合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3-的主流迁移方向,D正确。故选D。【4题详解】东北地区比海南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老年人居住,因此东北地区的老人到海南定居的原因主要是气候,A正确;东北大多数地区为平原,适合老人行走,海南岛多山、丘陵,平原多在沿海,面积小,不适合老年人,B错误;我国没有老年人人口迁移的政策,C错误;老年人多数已经退休,经济因素是吸引年轻人迁移的因素,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家庭)、生态环境变化(工程建设、自然灾害)、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5.2016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A.总人口数量下降B.人口年龄结构优化C.增加人口合理容量D.家庭人口规模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可以使总人口数量上升,A错误;我国老龄化严重,“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可以提高出生率,少年儿童比例提高,缓解老龄化问题,优化人口年龄结构,B正确;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与资源、科技水平及开放程度等有关,与人口政策没有关系,C错误;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家庭人口规模会增加,D错误。故选B。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题。-4-6.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C.商业用地D.文化用地7.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则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答案】6.B7.A【解析】【6题详解】图中面积最广的是B功能区,分布在AC之间,是住宅区,A位于市中心,是商业区,C在外围是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小于住宅,A错误;该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居住用地,在城市中面积最大,B正确;商业用地面积最小,C错误;文化用地在图中没有位置信息,D错误。故选B。【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水运,A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吸纳最大消费人群,形成商业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B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C处沿河靠海且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由于当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是形成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据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8.读“四聚落学校类型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学校。回答,从表格分析可知,等级最高的聚落是()-5-A.甲聚落B.乙聚落C.丙聚落D.丁聚落【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体系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乙地有重点大学、地方性大学、中学、小学,数量最多,因此聚落等级最高,B正确;甲地有地方性大学、中学、小学,聚落等级次之,A错误;丙地有中学、小学,聚落等级较低,C错误;丁地只有小学,聚落等级最低,D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的关系城市等级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城市数目高多大少低少小多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图中黑圆圈代表城市等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规模扩大B.城市化水平提高C.城市人口数量增加D.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10.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A.大量的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B.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上升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D.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答案】9.D10.C【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看出由甲图到乙图,城市数目明显增多,且城市等级升高,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阶段,并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所以选D。【10题详解】从甲图到乙图过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郊区的种植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热岛”现象,城市中心气流上升,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即ABD错;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所以C正确。【点睛】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2.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A.气候条件B.劳动力C.淡水资源D.科技水平【答案】11.B12.D-7-【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分析“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络销售,使得农产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但不是使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即A错,B对;“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将促进农业布局日趋分散,C错;“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D错;所以选B。【12题详解】“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故科技水平对互联网农业影响力明显增加。所以选D。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下面小题。13.甲、乙、丙、丁四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A.园艺业、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热带迁移农业B.乳畜业、种植园农业、绿洲农业、大牧场放牧业C.畜牧业、水稻种植业、绿洲农业、地中海式农业D.乳畜业、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14.提高乙地粮食单产的有效途径为A.扩大播种面积B.推广机械农具C.选用优良品种D.提高耕作制度【答案】13.D14.C【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13题详解】甲地位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乙地位于南亚孟加拉湾,热-8-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丙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丁地位于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故选D。【14题详解】扩大播种面积只能增加粮食总产量,不能提高粮食单产,A错误;推广机械农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能提高粮食单产,B错误;耕作制度取决于热量条件,已经是热带没法通过提高耕作制度来提高乙地粮食单产,D错误;选用优良品种可以提高粮食单产,C正确。故选C。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该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有()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③便利的交通运输④丰富的水资源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16.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17.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15.B16.B17.A【解析】-9-【15题详解】该区是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①对。传统工业为主,没有雄厚的高新科技力量,②错。有便利的交通运输,③对。位于北方地区,水资源水足,④错。B对,A、C、D错。【16题详解】图示城市主要是矿业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日趋枯竭,B对。我国劳动力丰富,A错。耕地减少,土地资源不变,C错。森林资源锐减不是矿业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D错。【17题详解】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①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少污染排放量,②对。区域水资源不足,不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③错。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④对。A对,B、C、D错。【点睛】辽中南工业区,形成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条件是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业城市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一个国家、地区的土地资源不会因工业发展减少,耕地可能减少。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8.图中乙代表的交通方式是()A.水运B.公路C.铁路D.航空19.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A.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B.甲适宜长距离运输-10-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答案】18.D19.A【解析】【18题详解】乙交通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在速度方面,水运速度最慢,公路、铁路速度比航空慢;在运量方面,水运运量最大,航空运量最小,公路、铁路运量大于航空。综上所述,乙交通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题详解】比较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差异,运量最大、速度
本文标题: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19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