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课时水文灾害、生物灾害和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基础巩固]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第2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答案:1.A2.B3.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是()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2-解析:选A。根据风暴潮的概念可知,其形成是由于大风的扰动,而能够引起大风的天气系统有气旋和锋面。4.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A.台风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台风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解析:选A。台风风暴潮是由台风作用引起的,所以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而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也不如台风风暴潮强。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回答5~6题。5.湖泊面积锐减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②生物物种增加③加剧土壤盐渍化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①扩大水田面积②退耕还湖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④禁止在长江采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5题,湖泊面积锐减,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湖泊环境容量减小,会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第6题,退耕还湖和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会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小的趋势。答案:5.D6.B由于雪量大,平原公路两侧形成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我们称之为“雪壁公路”。下左图为“雪壁公路”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3-7.右图中四点可能容易形成“雪壁公路”的为()A.甲B.乙C.丙D.丁8.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和出现的季节是()A.滑坡灾害夏季B.沙尘灾害秋季C.泥石流冬季D.洪涝灾害春季解析:第7题,读图,“雪壁公路”形成在冬季降雪丰富季节。乙地位于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经过海洋时携带水汽充足,降雪量大,最可能形成雪壁公路,B对。第8题,该现象指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洪涝灾害,D对。夏季该地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滑坡灾害出现与冬季降雪无关,A错。积雪覆盖,缺少沙尘灾害的形成条件,B错。冬季冰雪为主,没有泥石流灾害,C错。答案:7.B8.D2016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9~10题。9.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10.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4-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解析:第9题,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乙地处于低压槽,且为向岸风,所以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乙。第10题,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修筑沿海堤坝,完善预警系统只能减弱风暴潮带来的灾害,围海造田和建防护林不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答案:9.B10.C11.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灾害集中的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D。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历史上曾有“飞蝗蔽日”的描述,蝗灾是最主要的虫害。据此回答12~13题。12.与蝗虫灾害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干旱C.滑坡D.洪涝13.关于蝗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蝗灾危害植物的根系,使农业减产B.是危害最大的虫害C.我国北方地区不易发生蝗灾D.蝗灾是外来病原体入侵造成的解析:第12题,干旱的环境,特别是干旱导致的退水位处,有利于蝗虫产卵、繁殖,这说明蝗灾与干旱关联性强。第13题,蝗灾蔓延迅猛,杀伤力大,是危害最大的虫害。蝗灾主要危害植物的叶,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答案:12.B13.B14.冰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灾害之一。米堆冰湖为冰碛物阻塞形成的冰湖。(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和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下图示意米堆冰湖环境。读图回答问题。-5-(1)分析米堆冰湖溃决的主要原因。(2)说出米堆冰湖溃决带来的危害。解析:(1)米堆冰湖溃决的主要原因可从冰湖堆积物的性质、湖水水位升高、湖盆碎屑物质堆积等方面分析考虑。(2)米堆冰湖溃决带来的危害可从人员伤亡、生产生活设施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等几个方面来回答。答案:(1)冰碛物堰塞体破碎、松散,容易垮塌;(夏季)冰川融水补给进湖水量远大于出湖水量,水位抬升快;冰碛物、泥石流物质堆积湖盆,抬高水位(冰川运动入湖抬高水位)。(2)洪流损毁、淹没米堆沟内的村舍、农田、道路;带来人员伤亡;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15.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概括该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2)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明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6-华北地区:8月我国东部雨带________,夏季风与冷空气相遇,在此形成强烈________,并造成洪涝灾害。南方地区:8月因雨带________(方向)移,本地区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________________,因此出现高温伏旱天气。(3)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1)根据图例信息,可知该年8月我国暴雨主要分布于华北、陕南和陕甘交界地区且局部形成洪涝灾害。南方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持续高温伏旱天气。旱灾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福建、台湾受到台风侵袭。(2)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8月我国东部雨带推进到华北地区,夏季风与冷空气相遇,在此形成强烈降水,并造成洪涝灾害。雨带北移,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干燥,因此出现高温伏旱天气。(3)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从水的利用入手,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具体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预测、增加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答案:(1)暴雨主要分布于华北、陕南和陕甘交界地区且局部形成洪涝灾害。南方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持续高温伏旱天气。旱灾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福建、台湾受到台风侵袭。(2)推进到本地区(移入华北地区)降水北晴朗干燥(3)加强旱灾(西南季风活动强度变化的)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适当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能力提升]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7-洪涝灾害分布图干旱灾害分布图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解析:第1题,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旱涝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出现,在空间上交错出现,这些都是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强弱造成的。第2题,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区域多分布于人口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平原地区。答案:1.A2.C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8-3.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4.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平均受灾面积增加,复杂度趋于增大。第4题,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强度大,而湖泊面积广、植被覆盖好能减少洪涝灾害。H省在东部地区,冰川消融快不是其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答案:3.D4.A5.图中甲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试阐述甲国境内的大河水文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其中一种水文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解析:该区域位于南亚,甲国为孟加拉国,主要水文灾害是洪涝、风暴潮,其成因可以地势、降水、河道等方面回答。答案:灾害类型:洪涝、风暴潮。洪涝多发原因:甲国地处地势低平的恒河三角洲;有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雅鲁藏布江)河在此汇聚;河网密布,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加上来自孟加拉湾的风暴潮(海水)的顶托;易形成洪涝灾害。风暴潮多发原因:甲国地处地势低平的恒河三角洲,其濒临的海域呈“喇叭状”;海水-9-由外向里运动,海水高度逐渐叠加抬升;且夏季多“飓风”,而且运动方向与海水运动方向一致;使海水高度进一步抬升形成风暴潮灾害。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2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03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