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后限时集训3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2019·济宁模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与中国城镇化水平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B.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C.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2.图示内容可反映出()A.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制造业份额不断增加B.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C.东部沿海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转入地区D.目前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成本低1.C2.B[第1题,在不同的城市化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的类型存在差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部门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据此推断①②③分别代表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2019·广东韶关调研)深圳市华强北商业区总面积约1.45平方千米,日客流量30万~50万人次。读下图,完成3~5题。深圳华强北发展历程-2-3.20世纪80年代初华强北成为工业区的主要原因是()A.原材料充足B.劳动力充足C.国家政策倾斜D.市场广阔4.华强北工厂外迁,商场入驻,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服务设施齐全B.企业竞争加剧C.人力成本上升D.土地成本上升5.华强北成为“硬件创业的好莱坞”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B.研发设计和市场销售能力强C.金融服务和物流配送快捷D.劳动力和产品价格相对较低3.C4.D5.A[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国家改革开放。第4题,工业付租能力弱,商业付租能力强。华强北工厂外迁,商场入驻,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成本上升,D正确;服务设施齐全对工厂有吸引力,不是工厂外迁的原因,A错误;外迁不能缓解企业竞争加剧的状况,B错误;工业用地演变为商业用地,人力成本上升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第5题,华强北成为“硬件创业的好莱坞”,最主要优势条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研发设计、生产、市场销售、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完善,A项包括B、C两项。由图可知,硬件创业者来这里研发和生产的都是高新技术产品,因此劳动力和产品价格不是主要因素。]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年之后,厦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据此完成6~8题。6.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86~2001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3-7.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逆城市化的出现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8.造成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A.改革开放政策B.小商品经营C.大城市扩散D.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6.A7.C8.A[第6题,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据图可知,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先升高后降低,表明该地区景观均一性先减弱后增强,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第7题,据图可知,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增大,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8题,20世纪80年代后,厦门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其中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是关键因素。](2019·菏泽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9~11题。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2001~2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2006~2010-1.102.131.352011~20130.880.211.319.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10.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4-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11.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9.A10.D11.B[第9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10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第11题,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千米,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大桥中段两个人工岛之间采用海底隧道相连。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材料二珠三角制造业结构一度以轻工业及消费品闻名于世。近年来先进装备制造业在珠三角异军突起,驱动产业结构由轻向重转型。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广东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均保持10%以上增速。目前广东省规模以上装备工业企业已达1.63万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0%左右。通用航空、机器人应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业率先增长,产业集聚初具规模。(1)推测港珠澳大桥中段“以隧代桥”的主要原因。(2)分析珠三角产业结构“由轻转重”,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3)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对珠三角工业化的影响。[解析]第(1)题,与桥梁相比,从隧道对海洋航运、航空和海洋生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结合珠三角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必要区位条件,从市场、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第(3)题,从工业与交通的关系为切入点,-5-联系工业生产、产业协作、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等环节进行分析。[答案](1)减轻对海面航运的影响;减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妨碍香港国际机场飞机的起飞和降落。(2)珠三角工业基地轻工业发达,机械装备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实力雄厚;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人力资源丰富等。(3)活跃交通运输网,满足工业发展的运输需求;加强港珠澳地区的联系和产业协作;扩大经济腹地,利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3.(2019·江西赣中南五校第一次联考)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该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福建省城市发展和工业总产值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3)简述福建省城市化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解析]第(1)题,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的工业总产值变化中看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城市化率的变化中看出。第(2)题,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可从城市化发展对水果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用地和水果产量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两方面分析。[答案](1)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城市化率显著提升。(2)有利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不利影响: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用地的规模缩小,水果产值和产量减少。-6-(3)城市不断发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本文标题: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3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江苏省的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0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