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增强新闻舆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增强新闻舆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范文: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体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体会新乡市电教馆陈静“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工作全局、着眼新闻传播规律、着眼国内外形势发展,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就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航标”、“灯塔”、“指南”,学习和贯彻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越是时代风云发生巨大变化,越是媒体载体深入创新,我们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下,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自媒体“野蛮生长”,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强势崛起”,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新时代。然而,有的媒体为了抢占时机、博人眼球,道听途说、散布谣言;有的为了蝇头小利,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甚至进行新闻敲诈和勒索;还有的心怀不轨,故意捏造历史、诽谤英雄,企图混淆视听。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天职。事实上,好的舆论导向,能够化解分歧、黏合社会、推动历史;错误的舆论导向,则容易放大矛盾、制造冲突、扰乱人心,甚至成为社会动乱的源头。正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始终把48字的职责和使命刻在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就此作出深刻论述,对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至关重要。现在,受众需求越来越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如果还是空洞说教、大水漫灌、千报一面,难免效果不彰。必须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媒体特色,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议题,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第二篇范文: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搞好舆论监督中央提出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搞好舆论监督.cn2021年10月25日23:46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0月25日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公布。《决定》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对此,《决定》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第三篇范文:新闻舆论工作的刍议新闻舆论工作的刍议新闻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事关”来阐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作为基层宣传机构,如何做好基层的新闻舆论工作呢?一、党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坐标”。“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党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明晰了定位。当今时代,是一个舆论喧嚣、思想多元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颠覆性变革,自媒体遍地开花,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手握“摄像机”,正如习总书记敏锐指出:“新闻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在这样的时代,不仅有来自各个层面的诉求表达,更有社会转型、利益冲突、矛盾爆发带来的思想交锋。面临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作为基层宣传机构,作为党委政府的“喉舌”,更需要稳住思想的“坐标系”,而党性就是坐标,如果丧失了这个坐标,就会忘记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会被错误思想误导,被偏激言论左右,被片面现象蒙蔽。所以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讲“党姓”,突出姓党本色,把鲜明的政治特色作为品牌,把把握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唯有这样,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就会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真正发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才能正确发声、健康发展。二、人民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导向”。新闻舆论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和连接纽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一致和统一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多深入人民群众,聚焦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传播正能量。“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更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反映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宣传部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人民性,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宣传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更多的话筒和镜头对准人民群众,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意、民情,更多地报道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努力使舆论宣传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突出人民性。从而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使创新闻舆论工作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三、真实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无疑,真实性原则正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一旦突破了这一点,将会产生十分恶劣的后果。长期以来,一些媒体片面强调读者与市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不够透彻,只看个体真实、忽视群体真实,夸张局部真实、规避整体真实。还有一些现象是完全不讲真实性,歪曲事实、胡编乱造。他们不是把社会效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而是让广告收入、经营业绩成为了“指挥棒”。对于新闻报道好坏的评价,也往往简单地以关注度、点击率、收视率来评判,多是一些没有深入采访一线、经过翔实调查、客观还原真相的报道,一味地迎合浮躁、低俗、娱乐化的“重口味”。这些片面、错误的思想与做法,注定会削弱公信力,丢失市场,丧失舆论阵地。既给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伤害,也造成不良导向,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鉴于此,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切实把“严”和“实”贯穿工作始终,报实情、讲真话。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准确无误,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要多联系实践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寻找和反思新闻采编环节中的一些短板,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严审视、从严把关,切实防范新闻采编过程中的失范、失序、失控、失实现象。无论何种介质的媒体,无论怎样的传播形态,无论什么样式的呈现,都得将“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视为圭臬,紧紧守住新闻舆论真实性这个生命线。除此之外,制度的约束力是保障。要强化采编人员对于采访证据的留存、审核,对违规操作的媒体及其采编人员严格问责,同时要健全更加有效的社会监督,畅通举报虚假失实新闻的渠道。只有这样,让全体新闻采编人员时刻绷紧真实性这根弦,才能让虚假新闻没有传播的机会,今天的新闻也才能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四、创新性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擎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大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在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创新?首先要大力推进内容创新,进一步改进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要深入研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遵循传播规律,讲求传播艺术,注重传播效果,把握好时、度、效。要推进宣传话语创新,多讲管用的短话,多讲淳朴的实话,多讲富有活力的新话,以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增强正面宣传的实际效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简单的“大水漫灌”式的、上下一般“粗”式的、表态式的宣传报道,反思重大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系统、不深入、同质化严重、策划痕迹偏重等不足,创新创优多出精品。再次要把手段创新作为破解工作难题的突破口。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建立新媒体运营平台,积极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重点规划报、台、网、端、微“五位一体”的基础采编平台建设,打造一站式的云计算服务、技术支持和互动平台,以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为抓手,实现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实现区域内媒体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使新型主流媒体“形神”兼备、“筋骨”强健,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增强舆论引导能力。让创新成为新闻舆论事业的擎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党性是根本、人民性是泉源,真实性是基石、创新性是擎力。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用价值引领笔端,把真理化入文字,用理论与舆论共同点亮思想的星空,全面对照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48字方针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正能量,新闻舆论工作就一定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第四篇范文:《公众舆论》心得体会《公众舆论》心得体会《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本文标题:增强新闻舆论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2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