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21讲人口迁移1.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以下是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游览世博园。”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解析:选B。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变更的人口移动形式。选项中甲、丙、丁分别去上海旅游、出差、购物,居住地并没有长期或永久变更,而乙是去上海读大学,居住地发生了变更,且时间较长,应属于人口迁移。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城市,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香港外来移民数量猛增。据此回答2~3题。2.移民来源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的原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环境因素3.移民涌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A.汽车产业B.钢铁产业C.纺织产业D.旅游行业解析:第2题,香港外来移民以两广和福建一带为主,原因是香港和两广、福建地理位置较近,且有很多渊源,香港居民很多是三地的后裔。第3题,移民涌入,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进入,可极大地促进该时期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选项中只有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故C正确。答案:2.C3.C(2020·湖州高一联考)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据此回答4~5题。4.“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5.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A.政策支持B.交通改善2C.人口老龄化D.逆城市化解析:第4题,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第5题,“双城记”是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造成的,与政策无关;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等有关,与工作、居住地的不一致无关;逆城市化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得益于二地之间有京津公路、高速铁路、动车等便利的交通条件。答案:4.A5.B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6~7题。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B.acdC.abdD.bcd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B.bC.cD.d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a图老年人口、b图20岁左右青年人口、d图30~50岁中年男性人口的构成比重明显增加,应是外来人口的迁入造成的。第7题,b图20岁左右的青年人口比重突然增加,且男女比例大体一样,应该是该年龄段的大学生到该市求学而致。答案:6.C7.B读我国部分省(市、区)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回答8~9题。人口年均增长率(%)0~14岁比例(%)15~64岁比例(%)65岁及以上比例(%)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2000年2010年a3.2412.268.6376.2881.2511.4610.123b0.7425.9921.8867.970.526.117.6c1.5318.0713.2173.0977.458.849.34d1.3931.1924.3764.0570.534.755.09北京3.813.68.678.082.78.48.78.表中a、b、c、d四省(市、区)排列可能是()A.浙江西藏上海江西B.西藏浙江江西上海C.江西上海西藏浙江D.上海江西浙江西藏9.关于北京人口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变化,养老行业受影响最大B.人口增长率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解析:第8题,a省(市、区)人口年均增长率明显高于b、c、d省(市、区),和北京差不多,可以得到启示,这个人口增长不但包括自然增长,还包括机械增长。北京和上海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机械增长率非常高,而且a省(市、区)也符合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故a省(市、区)有可能是上海;c省(市、区)可能是浙江,人口增长率较高也是因为机械增长;d省(市、区)可能是西藏,人口增长率高是因为自然增长率高。选D。第9题,北京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上升,主要原因是北京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对年轻人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所以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北京劳动力人口比例上升的重要原因。选C。答案:8.D9.C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完成10~11题。10.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4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11.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工程建设B.交通运输C.家庭婚姻D.产业结构解析:第10题,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对;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错;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错;迁入人口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D错。第11题,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C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错;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整体会减少,D错。答案:10.A11.C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农村净转出人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政府政策B.就业机会C.宗教信仰D.家庭与亲情13.农村人口外迁对农村的主要影响是()A.使生态环境恶化B.使粮食商品率降低C.使出生率提高D.使老龄化进程加快解析:第12题,根据农村净转出人口主要为15~29岁年龄段的人口,可以判断造成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第13题,人口外迁会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人口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粮食在满足自给的情况下会进入市场流通,从而提高粮食的商品率;由图可知,农村青壮年男女转出的比例较高,会使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青壮年人口减少,相当于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会加速农村老龄化进程。5答案:12.B13.D(2020·温州十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4~15题。14.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③B.④C.①D.②15.④时期,关于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B.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C.该城市房价增长过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解析:第14题,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率。图示时间内,①时期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迁入率处在次高峰,两者的和在此时期最高。第15题,③时期以后,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口开始减少,但仍然是迁入状态,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迁入人口开始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答案:14.C15.A16.读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的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6(1)影响上海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人口迁入会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上海的人口抚养比。(2)指出图1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对上海的积极影响。(3)概述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识图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读图判断出影响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结合图1、图2和材料综合分析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社会经济因素降低(2)变化情况: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部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影响: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3)变化情况: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意义: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本文标题:(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第21讲 人口迁移课后达标检测 新人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3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