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6(含解析)
-1-选择题专练(六)(时间:20分钟分值:44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我国某地区发明的一项新型耕作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覆盖地膜,地膜采用透光地膜,作物种植于垄沟。覆膜时间在秋季作物收获后,覆膜前进行深耕耙地,大约10月下旬覆膜,并可以用秸秆覆盖在地膜之上。覆盖地膜一周后,在沟中间每隔50cm打一小孔。读图,完成1~3题。1.采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的田地,作物种植密度较低。该做法主要受制于()A.热量B.光照C.水分D.地形2.该地作物种植的时间在春季,但覆膜的时间却在前一年秋季。覆膜时间远早于作物种植时间是为了()A.充分降解地膜B.防止野草生长C.提高土壤肥力D.改善土壤水分3.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全膜双垄沟种植技术的是()A.河西走廊B.三江平原C.呼伦贝尔草原D.四川盆地1.C2.D3.A[第1题,全膜覆盖后,大气降水不能下渗进入土壤,使土壤水分有限,如果种植密度较高,会造成农作物缺水,影响其生长,故C选项正确。第2题,秋季土壤水分较丰富,土壤墒情较好,这时候覆膜,可以减少秋冬季节土壤水分的流失,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故D选项正确。第3题,根据上题分析,全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故降水少,水源不足的河西走廊最适合推广,故A项正确。]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2-4.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的总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5.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B.阳坡陡坡C.阴坡陡坡D.阴坡缓坡4.C5.D[第4题,根据甲图信息,土层深度相同,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由此说明土壤水分大多来自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图示说明随坡度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可知,到达一定深度后,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较大;根据甲图可知,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大。]西秦岭在经历了多阶段板块构造演化后,进入陆内构造演化阶段。下图为西秦岭武山盆地构造剖面简图。据此完成6~8题。注:石英岩和板岩均为变质岩。不整合是指上下两套不同时代地层之间出现过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的地层接触关系。6.图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A.背斜B.向斜C.断层D.地堑7.该盆地可能发生岩浆侵入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8.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可能来源于()-3-A.板岩B.石英砂岩C.石灰岩D.砂砾岩6.B7.D8.C[第6题,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图中岩层向下凹陷,所以为向斜,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图中有断层存在,但不是主要地质构造,C选项错误;两个断层之间的岩体下降,形成地堑构造,图中没有该构造,故D选项错误。第7题,岩浆在沿地壳薄弱地带向地表喷发的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侵入岩,图中丁处位于断层附近,故可能发生岩浆侵入,故D选项正确。第8题,如果一个地区沉积了一套岩层,之后又上升露出地表并遭受剥蚀,造成长时间的沉积间断,然后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即在先后沉积的地层之间缺失了某一时期的地层,造成上、下地层时代的不连续。上、下地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的上下地层之间隔着一个大陆剥蚀面,即不整合面。甲处不整合面上砾石是其下石灰岩风化侵蚀物经长期侵蚀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读我国东部某城市规划图,完成9~11题。9.图中拟建道路不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10.该城市拟建一个住宅区,要求环境较好、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少,相对安静的小区,最适宜的是()A.NB.MC.QD.P11.随着共享单车在城市广泛使用,工作日的19:00下列地点停放的共享单车最多是()A.aB.bC.cD.d9.A10.B11.C[第9题,在拟建道路规划时,需要注意保护耕地。图中四条拟建道路中,①穿过农田会占用耕地,不合理。第10题,N、P靠近铁路,噪声污染严重,Q靠近风景区,人、车流量大,M靠近林地,环境好,是相对安静的小区。第11题,随着共享单车在城市广泛使用,很多人选择骑共享单车回家,所以,工作日19:00基本上都下班回到家了,-4-因而在住宅区附近停放共享单车最多。]
本文标题:(通用版)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专练6(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4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