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1-阶段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D[材料中的“企业家们”代表工商业的发展,材料强调工商业的发展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正确。]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C[分析材料“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这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选C项。]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迪亚士船队发现好望角A[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印度”,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且并未到过印度,故B、C两项排除;迪亚士船队发现的好望角在非洲西南,并未到达印度,故D项错误;达·伽马船队是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了前往印度的新航路,故A项正确。]4.《新全球史》载:“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间的碰-2-撞比之前几百年间的更具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A[A项与材料中“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平衡”相符,故A项正确;文化互动才展开与材料中“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推动而非阻断跨洋交流,与材料中“1500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决定性地改变了”不符,故D项错误。]5.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A[材料反映出荷兰人争相投机郁金香最终导致郁金香泡沫破裂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荷兰人的投资观念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急剧变化,故A项正确;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材料依据不足,故B项错误;材料只谈及荷兰未提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故C项错误;购买热潮源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6.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16701780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D.荷兰、英国D[表格数据信息表明,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后期甲国运载能力强大,18世纪后期乙国运载能力强大,故可判断甲、乙两国分别为荷兰和英国,它们分别在17世纪和18世纪掌握海上霸权。]7.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3-而在于印度被大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B.英国侵略印度具有双重作用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B[英国侵略印度,从史观角度分析,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一种侵略,但客观上又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生产经验等带到落后的地区,刺激了其发展,故选B项。]8.《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题目所给时间相去甚远,故欧洲殖民与工业革命发展并不同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3个世纪以来控制奴隶贸易的国家换了3个国家,所以殖民秩序并不稳定,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个国家的称霸是依次实现的,并不是某一个时期的三足鼎立局面,故D项错误。]9.下面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了()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C[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相对于1801年,184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总收入的比例下降,仅为22.10%,而工业比例上升达34.50%,且超出了农业的比例,商业运输业增至18.50%,工商业比例远超农业,改变了以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反映了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故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4-材料没有反映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故D项错误。]10.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1804—1836)总额(*1000英镑)制成品(%)粮食(%)原料(%)1804—1806506191729(3.4)21444(42.4)27446(54.2)1814—181664741731(1.1)27602(42.6)36408(56.3)1824—182656975892(1.6)20563(36.1)35520(62.3)1834—1836702651926(2.7)20680(29.4)47659(67.9)以上数据最能表明英国()A.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B.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C.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D.殖民掠夺提供巨大经济红利B[从材料表格可知,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尤其是原料的进口百分比在不断增加,不能体现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进一步开拓了世界市场,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使英国工业革命发展中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英国进口贸易的数据,没有出口贸易的数据,无法推出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英国进口贸易的情况,不能直接体现殖民掠夺,故D项错误。]11.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B[工业革命完成标志是机器制造业机器化,故A项错误;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与材料中“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特有的生产方式”相符,故B项正确;蒸汽机是生产技术,工厂制是生产组织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工业革命的表现之一,与材料中“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不符,故D项错误。]12.1894年,中国进口货物中鸦片为2994.7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21.1%;棉纺织品为4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总值的35.3%。而在此之前,进口鸦片的比重要比棉纺织品多。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朝廷不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5-B.洋布已成为国人必需品C.列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D.抵制鸦片成为国民共识C[材料主要说明了一个变化,即1894年之前,中国进口鸦片比进口棉纺织品多,而1894年,中国进口棉纺织品比进口鸦片多,没有谈及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态度,故A项错误;1894年,中国进口棉纺织品占进口货总值的35.5%,这并不能说明洋布成为国人的必需品,并且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1840年以后才逐渐解体,洋布不可能成为中国农村的必需品,故B项错误;1894年之前,西方侵略中国主要靠出口鸦片,19世纪末期,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们急需把纺织品出口,进而获得利益,说明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中国进口商品的一个变化,没有谈及国民抵制鸦片,并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鸦片贸易已经合法化了,故D项错误。]13.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注意时间“1847年”,可知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说明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答案为B项;A、C两项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14.1880年,李鸿章委派龚寿图、郑观应等在上海设局招商,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成立。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经李鸿章奏准,“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这表明,该企业特性为()A.封建主义官僚企业B.垄断性的封建企业C.官督商办民用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题干中“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可知其含有商股,故A项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民用企业,非纯封建企业,故B项错误;题干中“该局拟招集商股四十万两,织造洋布……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故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故D项错误。]15.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A.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6-B.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C.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D.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根据材料“农妇纺布”和“农民种地”可知自然经济仍占重要地位,不能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纺织女工”和“码头搬运工”工资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列强入侵,中国输出原料、输入商品导致的,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侵略的根本原因是掠夺原料和市场,材料主要描述中国人的收入不是殖民侵略的原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纺织女工”和“码头搬运工”的工资高于自然经济的“农妇纺布”和“农民种地”,促使从事自然经济活动的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化,故D项正确。]16.1881年陈启沅所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因当地作坊织工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被迫迁厂到澳门,1887年陈启沅重回南海县开办缫丝厂时,特意开发了与传统手拉丝车相似的脚踏式缫丝单机,很快就普及到了家庭作坊。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所办缫丝厂的原料供应B.激发人们兴办缫丝厂的热情C.缓和机器生产与手工生产的矛盾D.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二)(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4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