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7章俄国农奴制度改革[主题时空线索串联][自我填充]A.十二月党人B.克里米亚战争C.“二一九法令”D.资本主义E.封建F.革命运动[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主题一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使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4.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即时演练]1.“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2-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A[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扩大了国内市场,故①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②正确;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③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④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就已存在,故⑤错误。]主题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比较项目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同点性质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结果取得了成功最终失败相同点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领导者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作用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即时演练]2.下列有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内容都涉及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③改革后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④改革者的命运都相当悲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A[两国的改革都是在内外矛盾尖锐的背景下进行的。阿里改革废除了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亚历山大二世则让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获取一块份地;改革后的埃及对外侵略并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俄国也走上了疯狂的扩张道路;阿里因改革失败最终致疯而死,亚历山大二世则被人暗杀。]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7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章末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