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应学生用书P13[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故选C项。2.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A.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B.过去的丞相大多昏庸无能,败坏风气C.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D.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答案D解析明初沿袭元制,以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由于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君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借口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选D项。3.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D.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的变化可知,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是关于中央官制的,体现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排除A项;C项只体现了官僚体制改革的现象,没有说明本质,排除;-2-根据左图可知,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六部,并不是明朝改革的成果,故D项错误。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从“洪武皇帝……独自处理国家大事”可以判断这指的是明初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权力进一步增强。此后组成的“特别的政府部门”指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殿阁大学士,他们不参与决策,也不负责执行政令和监察百官,只是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故选A项。5.《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答案C解析根据“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故选C项。6.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A.已成法定机构B.开始统领六部C.握有军政大权D.严重威胁皇权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军国大事无所不掌”说明内阁掌握军政大权,故选C项。内阁不是法定机构,故A项错误;内阁不能统领六部,故B项错误;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D项错误。7.观察下列“穿越时空对话”图,关于图中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图一内容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图二内容是专制主义制度的产物B.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3-C.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实质上是历史的进步D.从图二内容已看到民主制度的迹象答案B解析图一、图二都是君主专制的产物,A、D两项错误;内阁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项正确,C项错误。8.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六部)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居丞相之上C.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D.内阁专权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表现答案D解析从材料“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可以看出,内阁大权独揽并无制度上的依据,从材料“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可以看出内阁权力来源于皇权,故选D项。根据材料“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阁臣权力大小因人因时而变,有时会权压群臣,A项错误;内阁出现在宰相废除以后,B项错误;阁权来源于皇权,并不对皇权造成威胁,C项错误。9.下列关于明代内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国家最高权力决策机构B.是皇权的附庸,起到内侍顾问的作用C.内阁票拟权受制于批红D.内阁首辅大臣与宰相权限差别很大答案A解析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项。B、C、D三项均是对内阁制度的正确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10.古代有一机构,史书对其官员有“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的表述。下列机构,其官员在职能上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三公九卿B.中朝C.三省六部D.军机处答案D解析根据“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故选D项。-4-11.下图选自某历史著作,图中被覆盖的应是()A.六部B.军机处C.南书房D.殿阁大学士答案B解析由“1791年”“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办理”可知,被覆盖处是清朝的军机处,B项正确。12.下列关于清代军机处的说法,错误的是()A.始于清朝雍正年间,初名军需房B.地处内廷,有官无吏,决策高效封闭C.是当时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D.军机大臣由科举考试选拔,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初名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军机处地处内廷,机构简单;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有官无吏,品级不高;军机大臣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故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1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A.明朝初废除丞相B.清朝设置军机处C.明朝初设置内阁D.清朝设置南书房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选B项。14.《乾隆实录》中记载:“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说明了雍正时期()A.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宰相权力被再度分割D.君主专制体制不断走向衰落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乾纲独断”“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可知,此时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故选A项。B项开始于明朝张居正任首辅,与材料时间“雍正时期”-5-不符;宰相早在明太祖时期就已经废除,故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与题意相反。15.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行政效率C.避免决策失误D.强化地方管理答案A解析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和清朝设立军机处均是为了加强皇权,即加强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计1160件,共3391件事。明太祖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也无法把事情一一处理好。材料二(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编、检、讲读之官(指编修)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明史》卷72《职官志》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摘自赵翼《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当时送到皇宫的奏章如此之多,主要是因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作了什么改革?什么人协助明太祖处理如此之多的奏章?(2)根据材料二,指出殿阁大学士的职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答案(1)废除宰相制度。殿阁大学士。(2)设立之初仅供顾问;明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务,但不能专制诸司;世宗后,权高于六部。(3)职能:跪受笔录。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作答。第(2)问,注意按时间概括,分别应是设立之初,明成祖时,世宗后。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6-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5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