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人民版选修3
-1-课时分层作业(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计划,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D.“十四点”计划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民渴望和平是其主要原因,故选B项。【答案】B2.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对德国的制裁必然会激化德国与列强的矛盾,也必然会激起德国人的民族复仇情绪。这充分说明了《凡尔赛和约》埋下了战争隐患,故③④正确。【答案】D3.“在德国人看来……凡尔赛条约是苛刻的勒令。”这是因为“条约”要求德国()①承担战争罪责②偿付巨额赔款③放弃全部海外殖民地④割萨尔地区给法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巴黎和会成为一个分赃的会议,德国需要承担战争的罪责,故①正确;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故②正确;德国交出全部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故③正确;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德国并没有把萨尔地区割给法国,法国只许占有萨尔15年,之后归还德国,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A4.下图是一幅残缺的某国际条约内容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2-A.美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B.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C.日本:在太平洋的扩张受到限制D.法国:失去称霸欧洲大陆的机会【解析】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开始执行全球扩张政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故C项正确;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仍然是欧洲强国,故D项错误。【答案】C5.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B.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C.维护和尊重殖民地主权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解析】分析材料,结合各选项,B、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反映了列强尽可能地维护各自既得的殖民利益,故选A项。【答案】A6.1922年的《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①意在削弱日本在华的既得利益②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③美国发挥了主导作用④中国据此收回了山东主权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故①②③正确;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英与日本在华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3-【答案】A[能力提升练]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二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大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镑;1910年为2060万镑;1914年为2240万镑。——摘编自陈欣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材料三英国人从16世纪开始就走向世界海上霸权的道路,他们的眼光从来就不是以欧洲一隅为焦点。日本虽然也是一个岛国,但其人民却不具有海洋民族的习性。他们从未向太平洋去寻求发展,其航海活动只限于亚洲大陆边缘。反而言之,他们却经常企图从海洋入侵大陆。——钮先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提出裁减军备计划的原因。美国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有何意图?(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20世纪以来相关史实,多角度论述“海上霸权与海上主权”这一主题。(要求:多种角度,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阅读材料抓住以下关键信息“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时间是1921年,距离巴黎和会并不遥远,由此可概括出原因;第二小问,当时国人反帝爱国热情高涨,美国还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独占中国,由此可分析美国的意图。第(2)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思路首先可来自引用的材料和问题的设置,表述上要注意角度多样,史论结合。【答案】(1)原因:战争带来巨大危害;解决巴黎和会遗留问题;美日矛盾和军备竞赛矛盾尖锐。(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意图:利用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对日本施加压力;推行“门户开放”政策,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4-(2)论述:①谋求海上霸权,会增加本国负担;会造成国家之间的海上冲突或战争;威胁地区安全;会损害他国主权;②维护海上主权,就要大力发展海军;经济实力强大才能发展海军。③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4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人民版选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