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简介;xx县XX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1.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战略部署要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2.**省推出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本文内容:xx县XX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1.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会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战略部署要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2.**省推出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市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全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4.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建设好美丽乡村对乡村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以x?x村行政区划范围为规划范围。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施行)(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4)《**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12月1日实施)(5)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3年11月1日施行)????????????????????????????????????????????????????????????(6)《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7)《**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06年6月)(8)xx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标准(9)xx市美丽乡村建设图解手册(10)xx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11)《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12)XX镇城镇总体规划四、规划重点基于上述背景的分析,结合xx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并依据相关规划的要求,梳理出本规划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全面挖掘村庄价值与特色依托村庄发展条件,突出本地特色,深入挖掘村庄特质与内在价值,不论在村庄空间形态还是产业发展方面,保持村庄的独特性。(2)探索新型村庄空间改造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倡导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模式,保留乡土文化载体,逐渐改变乡村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引导乡村的全面变革。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3)促进村庄产业可持续发展整合村庄发展的动力,帮助村庄农业产业升级,并注入符合村庄特质的新产业类型,提升村庄的“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是前提,生态是品牌,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和谐是保障,幸福是目标。五、技术路线规划从区域视角研究周边乡村发展,在梳理现状发展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协调相关上位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层层推进,从总到分从上到下逐步完善XX村规划。?第二章现状分析一、村庄概况1.区位交通位置、交通道路情况2.自然条件地势、和湖水系、村庄景观;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日照时数、无霜期;植被、树种、农田、景观等。3.村庄规模全村共XX户,总人口XX人,在外务工人员XX余人。村域面积X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XX公顷(XX亩)。4.产业特征主要产业是XX、XX、XX等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XX元,处于XX县中游发展水平。目前外出务工正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新途径。5.村庄特色(1)优美的自然风光(2)村落水系发达(3)历史古迹、传说(4)区位优势等等二、周边乡村发展概况(作为参照对比,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可不用写)1.周边村庄发展概况2.几个村村经济产业情况3.几个村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情况4.几个村综合评定三、XX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人口及劳动力情况2016年全村共XX户,总人口XX人,在外务工人员XX余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总人数:XX%。2.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XX余元,以务农为主,或就近在XX城区工作,外出打工人员比例不高。全村外出务工约200人。大部分村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养殖;也出现去县城或者外地打工的现象,但未构成主流趋势。属于传统的农村经济来源方式。(1)第一产业情况农林牧副渔的产业情况(2)第三产业情况服务业、餐饮业、休闲娱乐情况3.土地利用现状XX村村域面积约XX公顷,约XX亩。村域建设用地总面积约XX公顷,占总用地的XX%,非建设用地总面积XX公顷。XX村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约XX公顷(XX亩),分别为:村民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系用地、绿地、林地等,其中,以居住用地为主。全村常住人口XX人,属于较大规模村庄,目前村庄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XX平方米/人。(具体的指标也可以不用填写,总的大体上的数据希望村里能填上)(1)村民住宅用地现状村民住宅用地总面积XX公顷,占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XX%。(2)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XX公顷,占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XX%。(3)水域及其他用地水域、绿地、林地及园地用地情况及位置。4.住宅用地现状村庄地势,建筑形式宅基地现状5.道路交通现状(1)对外联系道路对外联系道路分析。(2)村庄道路村庄道路分为主要道路、巷道和宅前路三种。三种道路的实际情况。(3)停车设施停车场地现状。6.公共服务设施现状(1)行政设施村委会。(2)医疗设施医疗诊所。(3)商业设施村内商业设施。(4)休闲娱乐设施文化广场及绿地现状分析。(5)其他设施教育、养老设施7.市政基础设施现状(1)水源及给水设施村庄水源、村庄供水普及率约xx%。(2)排水设施厕所现状、排水管道或者沟渠、坑塘现状。(3)电力及电信设施配电室、变电器、路灯设置。(4)燃气及供暖设施采暖问题(5)环卫设施垃圾处理模式、公厕。8.绿化景观现状(1)绿化现状村庄现状绿化空间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道路、公共空间、坑塘、庭院。(2)四旁绿化村旁绿化:。宅旁绿化:。路旁绿化:。水旁绿化:。(3)水系现状和湖水系坑塘现状。(4)未来可以利用的景观元素古井、坑塘、古树、古民居、雕像。传统生产工具:主要是村民现状闲置的石槽、石碾、磨盘、旧缸、陶罐等劳动生产工具。四、村庄建筑及环境现状1.村庄选址与发展可介绍一下村庄的选址、历史沿革、发展状况2.村庄形态与建筑肌理村庄整体形态。村庄路网。制约因素、地形等。建筑布局。3.房屋年代和质量(1)1960-1980年:数量XX,质量XX(2)1980-2000年:数量XX,质量XX(3)2000年至今:数量XX,质量XX4.建筑形态风貌(1)建筑形式村庄内存在的建筑形式分析。(2)建筑尺度村庄内建筑的长宽尺度。(3)典型建筑户型具有代表性的户型分析5.特色资源(1)特色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周边果园等。(2)特色元素传统民居、古树、古井、石碾子;其他特色要素:石雕、碑刻,“泰山石敢当“石若干,散落牲口石槽、碾盘、碾磙子和石磨盘等。6.居民的行为特征(1)阳光夏季、冬季的村民日常。(2)时间白天、晚上的活动。(3)日常行动村民主要的活动空间的日常活动。(4)休憩设施广场、绿地、宅前的休息设施。7.村庄现状总结及判断(1)村庄发展基础,面临的问题(2)村庄发展优势与制约,将来的发展条件及产业类型(3)美丽乡村建设,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等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村民的满意情况。下一步应着重改进的问题。(对于现状部分,建议个村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填写,不一定按照该模板给定的内容。现状分析一定要有!!)第三章目标定位与规模一、定位与目标1.XX村庄发展设想与规划切入点?结合村庄现状分析,提出村庄的发展设想,并找出规划切入点。2.XX村规划定位目标与策略(1)XX村发展定位合理提出村庄发展的定位(2)XX村建设目标合理提出村庄发展的目标。二、村域发展规划1.基本原则与规划内容以保障生态安全和保护农田为前提,提出村庄空间规划管制。以产业发展预测人口及用地规模,控制村庄建设用地总量。以落实产业需求为核心,充分落实精品农业、休闲住宿、文化展示、生态体验等产业对空间的功能要求。村域层面落实支撑产业发展和村庄提升性要求的各类基础设施。2.村庄发展规模预测现状:XX村现有xx处宅基地,用地面积约xx亩。人口规模预测。用地规模预测。三、村庄空间规划1.规划原则(1)保障村庄生产、生活,集约节约用地(2)保持村庄机理,改善村庄环境(3)尊重乡村生活、生产方式、营造优美生态环境2.村庄用地布局规划突出乡村发展脉络、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传承乡土传统文化等方面。村庄规划的空间结构。几轴几带几节点。(该部分建议由村两委讨论讨论,结合村自身情况,填写)第四章村庄建设一、建设用地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划定村庄规划用地面积几村庄发展边界。适当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并明确各用地范围。(1)村庄住宅用地(对住宅用地的划定,村里提出相关要求,具体的每人多少?每户多少?或者就在现有宅基地的基础上,不再新划分宅基地,简单表述一下)?(2)道路广场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停车设施。(道路是否还有新建要求,广场用地面积,停车场地设置可结合村中实际情况,若发展乡村旅游或周边有景点的可设置停车场地)二、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等级村庄道路共分为对外联系道路、村庄主要道路、村庄巷道和宅间路四级。(写清楚道路长度、宽度之类的就可以)(2)村庄交通组织与管理三、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形成点、线、带相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点、线、带、重要景观节点;集中菜地;院落绿化。(有计划建设小公园,绿地的可以写写,没有的话既保持现状,加强养护管理)6.旅游建设规划民俗文化展示路线规划,结合村庄现状传统民居、古树、古井、民俗文化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看看是否有发展旅游的潜力?有的话可以写写)第五章村容环境一、道路交通环境整治1.道路交通整治(1)道路断面(2)路面材质(3)道路照明(4)交通管制措施2.道路景观设计(1)街头开敞空间设计休憩场所;主要街道开敞的地方,平时人流聚集休憩的场所。村中超市、村委、古树石碾等日常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2)村庄主要道路改造(3)次干道改造(4)街巷(5)景观墙粉刷布点规划二、民居改造(1)民居整治与改造(2)民居改造示意现代民居整治、传统民居整治。(3)户内改造要点改造传统厨房、改造家庭厕所、绿化改造、庭院绿化。(4)建筑新技术应用外贴保温板、中空玻璃窗、太阳能利用。三、市政设施整治(1)给水整治措施(2)防灾整治措施(3)环卫设施(4)污水排放四、重点地段设计(1)村庄出入口广场改造提升(2)村庄文化广场改造提升(3)其它相关广场建设(4)坑塘改造改造提升(5)村庄出口广场建设(可结合自身的村庄建设进行填写,有些内容不符合自身村庄的可删减)第六章产业发展一、产业发展规划(1)产业发展策略充分发挥XX村庄的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和区域整体旅游发展优势,坚持“一三产联动,特色化经营”的战略,利用良好的山水自然风光、田园、山地等生态景观,结合xxXX特色及传统文化的挖掘,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打造生态农业与乡村小型旅游产品,推动乡村休闲农业及乡村生态旅游业联动发展。(此段文字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也可自己编写)(2)产业布局规划第一产业: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主要布置在村地势较平坦开阔的地区,以花生、地瓜、小麦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随季节和市场灵活调整。第三产业:乡村游乐体验,主要布置在村景观较好的区域,设置摄影、垂钓、农家乐、渔家乐、农事体验田等乡村休闲及游乐项目。(3)产业发展措施???依托区位、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建立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等为主的休闲农业产业。短期出租小块土地给城市居民,居民可参与农耕体验。?保留村民原始的特色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作为
本文标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6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