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知识专题训练 单元过关五 世界现代史
1单元过关五世界现代史易错题归类练易错点1史料解读不透1.(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9届二模,33)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该数据说明美国()A.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生产销售矛盾日益缓和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依据图表内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分期付款高涨,特别在消费领域,如汽车、收音机、钢琴、留声机、家用电器的分期付款比例均达70%以上,钢琴甚至达到90%,而过度的分期付款会带来消费市场火爆但实际消费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故选D项。2.(芜湖市2019届三模,34)下表是1913年至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其中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全世界100%)国别1913年1937年备注苏联(俄国)2.6%13.7%1913年—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世界快14.3倍。德国15.3%11.6%法国6.6%5.7%英国12.1%9.3%美国38.2%41.9%其他国家25.2%17.8%A.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B.苏联未受经济危机任何影响C.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2D.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3年—1937年苏联(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世界快14.3倍”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发展很快,结合所学可知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故选C项;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是原因,但不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苏联利用经济危机迅速发展工业,购买国外设备,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1921-1927年,排除D项。易错点2基本史实掌握不牢3.(济南市2019届期末,23)1943年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同意在欧战结束之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此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开始积极调解国共矛盾,力主中国建立统一、民主的“联合政府”。1945年2月部分美国驻华外交官还在一份集体签署的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主张向中共提供援助,并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这说明美国()A.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B.稳步输出政治理念和体制C.积极谋划战后国际格局D.准备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答案C解析美国在二战之后,“开始积极调解国共矛盾,力主中国建立统一、民主的‘联合政府’”“主张向中共提供援助,并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可知美国开始积极谋划二战之后的国际格局,故选C项。4.(青岛市2019届一模,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发动了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以下对此次黑人民权运动有推动作用的是()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B.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C.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西方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易错选A项,将不结盟运动与亚非民族独立混淆,反映出史实掌握不牢。二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他们主张民族独立、民族自决,反对种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这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故选B项。易错点3审题脱离时空5.(2019·泰安市质检)观察下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年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3192938%43%19%193322%25%53%193521%23%56%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答案B解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在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9年至1935年企业所得税不断降低,消费税不断增加,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发展,B项正确。6.(五省高三2019届优创名校联考,23)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入会条件(部分)1.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2.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3.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4.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答案B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不愿介入两大阵营对峙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展了不结盟运动。根据材料中对入会条件的要求,说明对大国的霸权主义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故选B项;材料是在民族解放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国际会议,不是这次会议引发民族解放,排除A项;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仅仅说明了参加这次国际会议的条件,并未涉及其内容,排除D项。易错点4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7.(合肥2019年一模,24)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4A.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B.逆全球化成为国际主流现象C.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及特朗普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后,得到欧美大国的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在逆全球化之前,深受全球化之益,主导着全球化潮流,故选D项;全球化潮流中,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排除A项;逆全球化虽然被欧美大国提出,但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排除B项;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路程,排除C项。易错点5不会运用时段特征判断8.(卓越名校联盟2019届二模)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300台,进口的共59600台。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答案D解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锐减;苏联抓住时机,大力引进西方机器设备,促进加快工业化建设。依据材料苏联进口拖拉机的数量超过国产,这反映出苏联在发展经济中充分利用了经济大危机的国际市场有利条件,故选D项。9.(卓越名校联盟2019届二模,35)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了之前重自由贸易而轻对外援助的做法,积极加强对外援助,印度成为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援助中最大的受援国。造成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博弈的需要B.新兴经济体崛起C.苏联的军事攻势D.不结盟运动形成答案A解析二战后,美苏由盟友转为对手,形成两极格局,发动冷战。材料为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改变对外政策,由重自由贸易到加强对外援助,特别强调印度成为最大的受援国,反映出美苏两国的争夺,故选A项。50分钟限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51.(济南市2019届检测)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国内战争的破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D.西方国家的封锁答案C解析据所学,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实物配给制,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排除A项;据所学,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排除B项;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D项。2.(湖北省八市2019届一模,35)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答案A解析材料“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暗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具有过渡性,故选A项。3.(2019·安阳高三调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A.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B.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C.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思路”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而A项是其影响,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只是其内容之一,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中的“新思路”,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并不是推行企业国有化,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贸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故D项正确。4.(厦门市2019届期末质检)纽约证券交易所作为行业自我管制的重要机构,负责审查证券市场的准入与交易。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抱怨“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可以衡量当时股票的价值”。这表明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6()A.因政府完全放任而失效B.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C.存在着市场机制的缺陷D.未考虑民众的投资需求答案C解析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的急剧扩张让这一自我管制变得困难重重,业内人士抱怨‘根本没有一个尺度可以衡量当时股票的价值’”可知自由放任政策下美国证券的自我管制存在缺陷,这导致无法有效管理证券市场,最终和其他原因共同导致经济大危机,故选C项。5.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C.优先发展重工业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而不是“指导性”计划管理,故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6.(济南市2019届期末,22)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承诺“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这些举措()A.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B.深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C.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D.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结合题干所述内容可知,这些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的供需矛盾,防止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故选C项;题干中没有述及工人的政治地位问题,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产生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后,排除B项;“消除”说法错误,排除D项。7.(新乡市2019届二模,34)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A.说明当时美国民众生活悠闲B.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7C.反映出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D.表明新政已使美国重新繁荣答案B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折射出美国失业现象的普遍,故选B项;材料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正值美国经济大危机期间,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无法体现美国家庭观念的重塑,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供新政的信息,排除D项。8.(株洲市2019届一模,2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知识专题训练 单元过关五 世界现代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28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