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论文: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论文: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论文题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本文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封面论文题目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所在学系医学系学生学号100401110学生姓名***年级专业10级护理实习医院**市中医院指导老师年月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评审表姓名黄梦达专业护理年级10级实习单位江阴市中医院论文题目中暑病人的急救与论文: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本文内容: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封面论文题目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所在学系医学系学生学号100401110学生姓名***年级专业10级护理实习医院**市中医院指导老师年月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医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评审表姓名黄梦达专业护理年级10级实习单位江阴市中医院论文题目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内容提要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高温环境或烈日的影响,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从而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以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为临床症状的一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其主要体征主要可分为热射病,初起症状有全身软弱、头昏、恶心、出汗减少。体温迅速升高达41℃以上,并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热衰竭,患者常口渴、胸闷、冷汗淋漓、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或虚脱。热痉挛,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有时累及腹肌,甚至影响肠平滑肌。通过对江阴市中医院急诊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接诊17例各类中暑患者急救的回顾性分析,做好各项中西医结合的急救和护理,对控制该病的病情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评导阅老意师见指导老师签字:年月日学评院论审文评意审组见成绩评定学院评审老师或评审组长签字年月日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摘要中暑是由于人体受高温环境或烈日的影响,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从而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以心血管,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为临床症状的一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其主要体征主要可分为热射病,初起症状有全身软弱、头昏、恶心、出汗减少。体温迅速升高达41℃以上,并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热衰竭,患者常口渴、胸闷、冷汗淋漓、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偏低或虚脱。热痉挛,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四肢肌肉痉挛,有时累及腹肌,甚至影响肠平滑肌。通过对江阴市中医院急诊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接诊17例各类中暑患者急救的回顾性分析,做好各项中西医结合的急救和护理,对控制该病的病情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中暑,急救,护理中暑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汗、头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恶心、呕吐、少汗甚至汗闭、高热、烦躁不安、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心、肝、肾衰竭,肺水肿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1]1临床资料2013年7月-2013年10月江阴市中医院急诊接诊各类中暑患者共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从事高温作业为13例,因居住环境高温的为2例,因天气原因在公共场所发生的为2例,通过实施各项抢救与护理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2急救与处理2.1一旦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应及时撤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间平卧休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人丹、避温丹、藿香正气水等。也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擦拭太阳穴、合谷等穴位。[2]2.2轻症中暑者迅速脱离高温现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可口服藿香正气液或胶囊,对疑有循环衰竭倾向者,酌情经静脉输入适量糖盐水,以及时控制病情。2.3重症中暑患者立即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使用镇静药,以减轻脑组织进一步缺氧。迅速降温,降温是治疗的根本,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必须争取时间尽快降温,在一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8℃左右,遵医嘱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纠正休克,防止脑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3]3护理体会3.1中暑先兆和轻症中暑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反复冷水擦拭全身,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和人丹、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清热解暑药即可缓解。3.2重症中暑患者的护理:立即给氧,将患者置于空调房内,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卧位,调节室温至20~25℃之间;降温护理:(1)体表降温:身热少汗者,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冰袋敷于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暴露处,应注意冰袋表面用毛巾包裹,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及耳廓,以免发生冻伤,也不可放于患者腹部及足底,以防意外;大汗、面色苍白、肢冷者,注意保暖,温水擦浴。(2)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常用冰盐水灌肠,或用4℃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静脉滴注,开始时滴速宜慢,待患者适应后增快滴速。(3)药物降温:在物理降温的同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可口服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静脉常用给药有氯丙嗪、地塞米松,但使用氯丙嗪可引起血压下降,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低血压者禁用[4]。3.3准备好抢救用的器械,迅速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滴速。出现昏迷的患者,使其头偏向一侧,呕吐或吐血患者,及时吸引,防止窒息,为避免患者咬伤舌头或发生舌后坠,可使用牙垫置于上下臼齿之间,必要时准备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包。[5]抽搐者四肢用约束带保护,松紧适宜,床边设床栏防护;虚脱者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切忌冷敷,宜用热毛巾敷关元,气海穴或艾灸百会穴等。3.4加强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降温时每10~15分钟测量体温一次,测量体温一般采用肛表测量,插入深度适宜,使之能正确反映直肠温度,肛温低于38℃时应暂停降温,避免体温过低及虚脱,如体温回升则再次降温,同时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了解意识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汇报,观察末梢循环情况,注意呕吐物、大小便颜色、性质及量,尤其注意尿量及尿比重变化,尿量及尿比重能反映肾脏血液灌注,认真记录每30min尿量,有效观察肾功能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汇报医生。[6]3.5做好口腔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操作时动作要轻巧、细致,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同时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充血、炎症、糜烂、溃疡、肿胀及舌苔颜色的异常变化等。3.6加强皮肤护理:(1)因实施物理降温易沾湿床铺导致患者皮肤受到刺激,应及时清除呕吐物和排泄物,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定时翻身,防止褥疮。(2)留置导尿管者做好会阴护理及管道护理。3.7中医治疗方法:(1)刮痧:中暑轻症患者可用刮痧板或光滑平整的汤匙蘸清水或石蜡油,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腋窝及腘窝等处,或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等穴位顺序刮痧治疗,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7](2)穴位点按:按摩太阳穴(有清凉油效果更佳);如晕倒,可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舒缓胸口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横纹上两寸);按摩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可令患者尽快苏醒。(3)针灸:中暑阳证及暑厥、暑风,以针为主,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商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常用穴位,暑风患者,除针百会、人中、大椎以外,还可针刺少商、商阳、委中放血;中暑阴证及暑脱,以灸为主,气海、关元、肾俞等为常用穴。(4)中医单方验方:鲜荷叶1张,鲜竹茹60g,水煎服,用于中暑高热多汗;大蒜3-5瓣,捣烂和开水灌下,用于中暑昏倒,人事不省;韭菜汁1杯,灌下,用于中暑神昏;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水煎服,用于中暑身热汗出;冰片1g,生石膏30g,共为细未,每服15g,开水送服,用于中暑发热,胸闷不适。[8]4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或时段外出,即使外出也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在在烈日下或其他高温环境中工作,宜穿浅色、宽松和透气的衣服,注意摄入充足的水分,保持环境通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9]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出现中暑先兆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服用清凉饮料及解暑药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清热解暑水果、蔬菜等,忌肥甘厚腻,刺激之品。5总结随着夏季天气愈加炎热,重症中暑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多,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应积极抢救及才用有效地降温措施,密切观察病情等,预防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应积极做好健康宣教,降低发病率。[10]参考文献[1]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2006(5)[2]陈寿权,李章平中暑及其救治[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9(4):5[3]王雪萍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5)[4]许虹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5]任树芬中暑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讨论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21)[6]李惠娟骆金宗张晓斌1例重度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救与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8.31[7]徐晓美穴位刮痧治疗中暑39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48(4)[8]中暑医学全在线)用户上传论文: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本文关键词:中暑,急救,病人,护理,论文
本文标题:论文:中暑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1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