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中山国位于周王朝北部,长期以来被中原诸国当做外族人。战国时期一些儒家经典却认为,其他诸侯国都不同程度发生过以下犯上僭越周制的动乱,只有中山国是正统的“中国”。这反映了,当时A.地理位置是文化认同的核心B.宗法分封制维系了周朝统一C.“中国”一词已具有文化内涵D.西北地区是中国的文化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认为中山国遵守礼制,是正统的中山国,说明“中国”一词已具有文化内涵,C选项符合题意。文化认同与地理位置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且宗法血缘关系并未长久的维持了周朝的统一,B选项排除。中原地区是中国的文化中心,D选项排除。2.有学者认为,汉初刘邦选择了郡国并行制是无奈之举,只有这种制度才能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局面,才能使他这个皇帝得到更多人的拥护。该学者的看法表明,汉初A.新、旧政治势力交织并存B.中央集权制得到广泛支持C.已不存在分封的社会基础D.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在秦汉时期属于新势力代表,封国制属于贵族势力代表,因此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体现的是新、旧政治势力交织并存,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制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B选项排除。汉初的分封制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C选项排除。材料认为郡国并行制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并非认为郡县制更有利于国家统一,D选项排除。-2-3.北魏均田制规定,男丁(15-70岁)授露田40亩,实际授田却达80亩,政府收税只收40亩。这一措施A.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全国户口B.不利于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C.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步崩溃D.解决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只根据规矩规定的授田数量进行收税,这一举措有利于政府核实全国的人口数量,A选项符合题意。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农民获得土地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B选项排除。均田制分配的土地是国家手中的无主荒地,并未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C选项排除。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并未解决土地的所有权问题,D选项排除。4.唐代有很多造船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州、绍兴、临海、金华、湖州,江苏的镇江、常州、苏州、扬州,江西的九江、南昌,山东的登州,安徽的宣城,还有东南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广州等。这些基地所造船只数量多、吨位大,工艺水平先进。这说明,唐代A.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C.大运河推动了商业发展D.实际上放弃了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等可知,唐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南方城市发展较快,说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结论,A选项排除。仅从造船基地的分布位置来看是不能得出大运河推动了商业发展的结论,C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D选项排除。5.宋太祖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商税,并且明确公布详细税种和税率;另一方面发布法令,严厉-3-打击走私行为,如私自贩盐十斤者,处死。这些措施A.有效缓解了宋代财政危机B.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加强了对地方经济的控制D.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对商业的严格的规定有利于规范商业活动,D选项符合题意。仅从对商业活动的规定来看,是不能得出有效的缓解宋代财政危机的结论的,A选项排除。政府对商业活动的规范是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的,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问题,C选项排除。6.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下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C.行政中枢发生变化D.赋税制度开始调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一的宝钞发行机构是中书省;图二的发行机构是户部,这主要和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仅从纸币的发行机构来-4-看是不能得出明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结论的,A选项排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在明中叶以后,B选项排除。明朝赋税制度的调整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等有关,D选项排除。7.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东,19世纪40年代后,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主要是因为A.近代交通方式的进步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南方反清斗争较激烈D.《南京条约》的签订【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取代广东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D选项符合题意。对外贸易中心的转移与交通方式的变化无必然关系,A选项排除。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表现是耕织分离和中国传统纺织业的衰败,B选项排除。19世纪40年代中国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C选项排除。8.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这一规定A.推动了近代教育产生B.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权利C.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D.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中的规定使英国人在和中国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中国主权的维护,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英双方之间条约签订的不平等,与融入世界和促进近代工业发展无关,CD选项排除。-5-9.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以来,业绩骄人,郑观应等商人认为,政府应主动退出招商局,由商人自行承担盈亏责任;李鸿章则认为创办洋务企业的目的是“富国强兵”,政府必须握有企业经营主导权。两者的分歧反映了,当时A.清政府禁止民间资本的发展B.洋务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就C.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矛盾D.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观应等人代表的是民间商人的利益,李鸿章代表的政府资本的利益,因此二者的分歧主要体现的是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矛盾,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洋务企业利用民间资本进行融资,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洋务运动取得了重大成就的结论,B选项排除。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选项排除。10.20世纪前期,上海很多工厂职工热衷于自发组织兄弟会、姐妹会和关帝会等,以及加入广东帮、宁波帮和山东帮等地方帮口,希望以这些组织为靠山。这说明了,当时A.成立共产党组织的必要性B.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上海的阶级矛盾比较尖锐D.上海的社会治安比较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早期工人纷纷加入帮会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运动比较分散,这说明共产党的成立对于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A选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运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选项排除。仅从工人加入帮会的现象是不能得出上海的阶级矛盾和社会治安混乱的结论,CD选项排除。11.某学者在研究九一八事变中所谓的“不抵抗命令”时查阅到两则重要史料(下图),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看-6-A.证明蒋介石与不抵抗命令无关B.证明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C.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D.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证据链【答案】D【解析】【详解】仅从张学良的口述和采访中是不能得出不抵抗命令究竟是不是蒋介石发布的,A选项排除,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命令的结论,B选项排除。当时并不存在所谓不抵抗命令的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C选项排除。12.1943年1月,美国国会议员倡议,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准许华人入境,12月,撤废排华案正式成立。美国废除排华案A.减缓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B.促使种族歧视政策走向消亡C.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43年1月”、“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大量日军深陷中国战场,美方废除限制中国移民的排华法案有利于中美合作抗击法西斯,C选项符合题意。经济大危机的时间是1929——1933年,A选项排除。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种族歧视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D选项排除。13.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7-边,绝无例外”。这一认识A.是由新中国的国情所决定B.否定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C.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动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外交重点是欧美国家,而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的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体现的是否定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是为了发展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提出的,C选项排除。1949年4月渡江战役的发动,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选项排除。1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即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这一制度A.导致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被削弱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既得利益C.一定程度弥补了直接民主缺陷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体现的是雅典公民的申诉制度有利于弥补直接民主的缺陷,C选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权力机构,A选项排除。雅典公民的申诉制度维护的是公民自身的权力,B选项排除。三权分立原则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D选项排除。15.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年)基督教信徒增长到30余万人,当时日本南部的大型多扇屏风上经常出现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船只、航海、枪炮等元素,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南蛮文化”。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A.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8-B.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下降C.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D.新航路开辟各地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南蛮文化”的出现主要和新航路开辟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日本战国时代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问题,B选项排除。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贸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C选项排除。16.下图为著名历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绘制的一幅全球贸易路线图。据上图可知,该图描绘的是A.1200年—1400年的贸易状况B.1400年—1800年的贸易状况C.1800年-1900年的贸易状况D.1900年-2000年的贸易状况【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地图中所显示区域,贸易路线从海上通往东方及三角贸易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贸易路线图属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故B项符合题意。1200年-1400年时期,新航路尚-9-未开辟,排除A;19世纪60年代左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此时世界联系更加密切,此时因鸦片输入中国,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选项C、D时间段与材料中白银流向不符,排除。17.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年份世界贸易总额(单位:亿马克)主要国家所占比重(%)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5014523.310.38.9—187037424.5129.1619009711991213据上表可推知A.英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步减少B.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C.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D.世界经济中心已转移到美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世界贸易总额由1850年的145亿马克上升到1900年的971亿马克,其中美德的比重迅速上升,主要和工业革命进行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英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步减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仅从对外贸易所占比重是不能推出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的结论,C选项排除。当时的世界经济重心仍然在欧洲,D选项排除
本文标题: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