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1-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2.秦汉的朝议制度是由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由皇帝决断的制度。从材料可知,朝议制度A.能够避免政策失误B.实现了决策民主C。对君主有一定制约D.完善了谏议制度3.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A.直属中央位高权重B.能够决定官吏升迁C.可以监察文武百官D.重在维护中央权威4.661年,唐高宗设市舶使于广州,其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这表明,市舶使的设置A.促进内外贸易平衡B.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C.体现经济重心南移D.使广州成为外贸中心5.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6.1567年,福建巡抚奏请明穆宗开放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得到批准,史称“隆庆开关”。不久开放福建月港,设督饷馆,对外贸易的商船均须在此办理手续、装货出港、入港验货。隆庆开关A.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B.推动了民间海外贸易发展C.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D.为欧洲殖民渗透提供条件-2-7.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这些措施A.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B.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8.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炒铁之炉数十,铸铁之炉百余,昼夜烹炼,火光烛天”“四方商贾萃于斯,四方之贫民亦萃于斯。挟资以贾者什一,徒手而求食者则什九也”。材料表明佛山A.成为全国冶铁中心B.已经出现劳动力市场C.冶铁行业分工较细D.工场手工业较为发达9.清代乡试考官中,房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以临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这一变化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D.体现了君主专制集权加强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均设立专门机构,订立章程,查勘荒地,并采取了一些鼓励客民人籍垦荒的措施。这说明当时这些地区A.土地集中现象突出B.经历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C.租佃关系发展迅速D.深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A.为复辟帝制做准备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12.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包括解除对民间兴办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筹办国货展览会和组织参加外国博览会等条例、章程、细则、法规八十多项。这些措施A.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B.促进了官僚资本进一步发展C.扭转了对外贸易的不利局面D.摆脱了西方企业的技术控制13.1922年1月,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所夜校开学,在晚间给工人补习文化知识。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工人夜校规模扩大,学员达到1000余人。工人夜校的兴办A.为开展工人运动创造了条件B.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C.使半工半读教育实现常态化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开展14.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A.《南京条约》附件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3-15.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多个院系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课程,并编译军事教材、参考书等,以供教学、训练部队,以及普及军事知识之用。西南联大的这些做法A.适应了战时的需要B.增强了军事战斗力C.提高了人民的素质D.推动社会观念变化16.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一规定A.体现了中苏两国军事结盟B.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C.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7.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实现了各产业协调发展B.工业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增长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D.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18.从2003年开始,中央政府大幅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补贴;2006年中央政府宣布完全取消农业税。这些措施A.促使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改变B.使农民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C.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D.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每年决定是否应当以陶片放逐法流放一位影响城邦稳定的政治家。若有,则过70天左右举行第二次公民大会正式投票。如果当天出席会议的人数达到6000人,得票最多者会被流放国外10年。材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制A.保证了公正平等B.使公民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C.杜绝了以权谋私D.有利于监督政府为人民大众服务20.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自由贸易体制的建立C.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21.下表为1700-1800年英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以1700年各项数据作为基数100)。据此可知,当时英国年份出口工业国内市场工业农业生产国民收入1700100100100100-4-176022211411514717802461231261671800544152143251A.社会贫富分化加剧B.农业制约了工业发展C.海外市场逐渐扩大D.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22.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税额,在本联邦可包括的各州中,按照各自人口比例进行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劳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据此可知A.众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B.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成文宪法C.该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D.美国依据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23.1971年7月,尼克松指出:未来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在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大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大陆中国、日本。这五国将决定经济的未来,由于经济力量对其他力量的关键作用,这些国家也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B.美国逐渐放弃霸主地位C.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缓和24.二战后,工人阶级中的脑力劳动者迅速增加,他们被称为“白领工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与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不同的阶层。白领工人的增加A.有利于社会稳定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加剧了社会矛盾D.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革25.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这有利于A.世界经济向多样化方向发展B.从根本上扭转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局面C.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发展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趋同高三历史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5-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6分)材料二《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但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5分)材料三中华民国时期曾经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经常出现以政策代替法律,或据一时的政策而提炼为法律条文的情况。——韦庆远、柏桦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3分)-6-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820年左右,英国棉纺织业曾有20多万手织工,到1850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他们每星期只挣到一两个先令,连果腹水平都达不到。手织工的遭遇非常典型。在工业革命中,随着一个个工业部门被工厂化、边缘化,原先的手工工人一批批被消灭。很多地方出现了手工工人自发捣毁机器的运动。——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开始后,手工工人捣毁机器的原因。(2分)材料二英国工人阶级曾英勇地投入到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可结果是任何权益都未获得。残酷的现实使工人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苦难与现实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37年,协会拟定了呈送议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1838年,请愿书以“人民宪章”的名义正式公布,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1840年,成立了具有政党性质的全国性组织“全国宪章派协会”。此后,数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宪章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0年,在这场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和目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材料一中工人运动相比,宪章运动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10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15—1922年,日本都占据中国自行车市场第一进口国的位置。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之后
本文标题: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