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据说周公在东征后,曾“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B.封建制度C.一个社会发展时期D.封界建城【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封建”指的是分封诸侯的制度,故A项正确;“封建制度”这一概念是近代郭沫若先生提出的,是一种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故BC项错误;“封建”指的是“封邦建国”,不是“封界建城”,故D项错误。2.周公著《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了小司寇的职责之一是在国家有危难、要迁都或者是需选立嗣君的时候,召集“国人”自由民)以征询他们的意见。这表明西周时期A.国家确保民众参政权利B.分封制度趋于崩溃C.国人有一定的政治权力D.封建统治得到巩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在决策前参考了国民的意见,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国人拥有一定参加决策的权利,故选择C选项;结合所学,西周时期国人并没有参政权利,且“确保”过于绝对,故排除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周王室给诸侯分封等关于分封制的内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选项;封建统治主要涉及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参考国民意见并不能使封建统治得到巩固,故排除D选项。-2-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保障③促使科技迅猛发展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自秦朝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保障,这一制度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D项。中国古代科技一度取得很高成就,但到封建社会后期没有取得明显成果,③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③的A、B、C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联系史实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未带来中国古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4.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北宋二府三司制的设置,反映出唐朝和北宋在政治理念上的相似之处是A.重视官员的推荐和征用B.注重对皇帝的监察制约C.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D.削弱地方以强化中央【答案】C【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北宋二府三司制的设置,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名师点睛】-3-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北宋二府三司制的设置是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发展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明、清C.隋、唐D.宋、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因此秦汉、隋唐、宋元时期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之相背离的朝代”。6.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君主专制强化B.皇权受到制约C.地方权力削弱D.世袭制度消亡【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相关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的侍从机构,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4-专制强化的政治特征,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体现的是君权的强化,不是皇权受到制约;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不是地方权力的削弱;D选项错误,明清时期仍然实行皇帝世袭制,并未消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法裁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由此可知,“陪审法庭”A.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B.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C.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D.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陪审法庭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而不是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审判的依据,而是强调陪审法庭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排除C。雅典的司法制度对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排除D。8.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主要有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的审题重点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选项所表述原则必须符合资产阶级思想的特征。强调君主专制、君权至上,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相背离,故①项错误。资本主义法制追求自由,民主,人权。虽然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是它是私法内平等的,它的意义在于它的开创性,在于它的理念能为后世的资本主义法制和政治服务,故②项正确。-5-“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③项正确。资本主义法制追求自由,民主,人权,奴隶也有人格尊严,应该受到尊重,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排除ABD,选C。9.近邻同盟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以德尔斐为中心组建的古希腊城邦的一个宗教性同盟,同盟议事会权力有限。不久,底比斯操纵近邻同盟对弗基斯罚款。弗基斯人无力承担,进而发动战争。战争拖垮了底比斯,马其顿应底比斯之邀,打败弗基斯人,乘机控制了近邻同盟。在美国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叙述了此历史事实。据此可知,汉密尔顿主张A.实行三权分立,杜绝专制B.实行两党制,加强权力监督C.加强国家立法机构的权力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同盟议事会权力有限”“乘机控制了近邻同盟”说明中央政府权力较弱导致国家灭亡,汉密尔顿借用此主张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明显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不是中央政府运动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论述党派之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立法作用,故C项错误。10.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历经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多次斗争,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上述史实说明法国A.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B.君主派在宪法颁布后立即消亡C.资产阶级政体最后定型D.政权性质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历经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多次斗争,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体现的是法国共和制确立的曲折性,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C-6-选项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A选项排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是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B选项排除。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其中的政权性质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选项排除。11.英、德两国在近代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二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议会居于权力中心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君主任命内阁首脑D.君主有权修订法律【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议会居于权力中心,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A项错误;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君主负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由君主形式上任命,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故C正确;英国君主“统而不治”,无权修订法律,故D项错误。1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以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故排除BCD三项。13.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7-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A.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B.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故A正确;新文化运动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B错误;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C错误;辛亥革命也没有“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D错误。14.《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作者是曾任中国驻日参赞的黄遵宪。该书早在1887年即写成,但直到1895年才由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此书出版后立即洛阳纸贵,风行天下。这一现象说明A.民间出版机构善于把握市场B.民族危机推动传统思想松动C.时代赋予民族资本主义良机D.甲午战争沉重打击清廷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该书早在1887年即写成,但直到1895年才由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联系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促使人们学习西方、探索救亡图存的意识,故B正确;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向西方学习,促进该书的出版和流行,把握市场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国志》出版、发行情况,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排除C;D与《日本国志》的出版和流行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直到1895年才由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联系所学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史实分析解答。15.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8-《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证明“弱国无外交”C.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D.列强实行炮舰外交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内容中不涉及割地、开埠,故C错误,符合题意。这些条约都属列强利用军事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下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故ABD均属于共同点,不合题意,排除。16.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民族主义”表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情感;“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说明该历史事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说明最终失败的结果。综合上述分析,能够论证题干观点的是
本文标题: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