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A.加强了君主专制B.扩大了地方权力C.提高了行政效率D.导致了冗官场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对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A项;材料只是对中央机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项。-2-2.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自然法不是保护自然的法律,而是指不用证明的自然界自然存在的法则;C项明显错误,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贵族的利益;D项为无关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民主政治的问题。故选择A项,理性体现了公正正义。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自然法3.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由“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不是专制君主”,结合所学可知,其强调了“政治和官僚精英”不是“专制君主”,其权力受到制约,所以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分析“民权”观念的“不断强化”,B项错误;因为“政治和官僚精英”不能像专制君主一样,即无法危害公民权利,C项错误;“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说法绝对,D项错误。4.下图是英国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塑造的一尊林则徐夫妇蜡像。关于英国人塑造蜡像原因,清政府驻英副使刘锡鸿参观后认为英国人非常敬重林则徐“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的品格;王韬认为大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放在蜡像馆门旁显眼处,竟然成了一个门卫!感到-3-莫大耻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刘锡鸿站在清政府立场上看问题,不足为信B.王韬观点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缺乏现代气息C.历史本就“横看成岭侧成峰”,任由后人评说D.评价历史易受研究角度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不足为信”的说法具有明显的阶级立场性,结论过于片面化、绝对化,故A项排除;王韬是晚清早期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宣传早期维新思想,与史实不符,故B项排除;历史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产物,C项陷入历史认识的主观随意性,没有看到历史的客观实在性,故C项排除;刘锡鸿、王韬对同一事件表达了不同看法,反映了历史评价易受研究角度的影响,有一定主观性,故D项正确。考点:历史研究与评价•历史评价•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5.陈旭期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別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B.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答案】C-4-【解析】【详解】三个革命的性质都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项正确。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的,解放战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领导阶级不同,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的革命对象不一致,D项错误。【点睛】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的不同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最大的一致是革命任务和性质的相同。6.《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明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涌现出了许多拥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的国歌”和歌词“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故答案为A项。歌词没有涉及共和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7.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答案】B-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叙述了日本在侵略中国同时,使用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我们要认清这件事情的本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在经济上转嫁危机,以达到用中国的经济支撑自己侵略中国。A选项错在“国统区”,扩大了实际范围;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D选项不对,题中是银行和货币,没有物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日军的经济侵略8.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由题干中“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斗争”可知,中国境内不存在政党之间的斗争,各党派和平相处。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做主,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B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共同参政议政,这解决了共产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关系。故B项正确。C项,该制度主要是涉及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D项,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方针,适用于政府,与材料中党派之间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9.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76件,审议106件草案并通过了100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59部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7部行政法规,对107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A.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B.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C.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6-D.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十届全国人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故选D。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巨大,目前还未完成,故排除A。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的是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法制建设,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是多元化发展,排除C。10.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材料对比了俄、德、美三国工人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的比重,反映俄国在大型企业的比重远远超出其余两国工人的比重,包括两国比重之和,可见俄国工人集中程度更高,表明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强及更容易发挥在革命中的作用,故选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德、美两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故A错误;B、D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11.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7-A.AB.BC.C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推断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相违背,A不合史实;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B不合史实;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1971年,C不合史实,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成为解决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安全问题的关键组织,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上海合作组织12.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A.“分权与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冷战冷战影响了美国的国内政治D.美国极为重视科技与教育【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1961年”和“美国十年内实现登月”,结合所学知识,国会很快批准肯尼迪的要求,是因为美苏冷战的需要,故C项正确;美国总统和国会的目标一致,不能体现“分-8-权与制衡”原则遭到破坏,A项错误;美国“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正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故B项错误;“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不能体现美国重视教育,D项错误。13.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重在说明美国A.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单方面制裁带来了深刻教训C.积极寻求大国之间合作D.一定程度上认可多极化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依据材料“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可知作者认为美国不得不认可多极化趋势,并做一些妥协,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谋求单边霸权主义一直是美国的对外政策;B选项不能完整的概括材料信息,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可知美国尚未积极寻求大国之间的合作。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4.中国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制新农具,如耧车、曲辕犁、风力水车等,这反映出古代中国A.农耕技术缺乏进步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9-C.生产工具比较落后D.小农经济较为分散【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古代农民在农业生产
本文标题: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