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高考讲座(一)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1.“一个前提”(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2)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2.“两个原则”(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指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2018·全国卷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2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为了保证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各阅卷点除有标准答案外,还有阅卷细则,即“补充说明”,详细说明阅卷的采分点,下面是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的评分细则:第(1)问:变化标准答案: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补充说明: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即: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6分。积极作用标准答案: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补充说明: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2)问:历史背景标准答案: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补充说明: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第(3)问:意义3标准答案: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分)补充说明:注意: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达准确,即可得4分。1.高考阅卷老师寄语每位考生(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1)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1.(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表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4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解析]第(1)问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一中三个时间段国际人口移出与移入地区、迁移数量及移出地与移入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被强迫性移民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1500-1850年”“中国的海外移民……大致从1567-1840年……有所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每个阶段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变化、移民与国际形势的关系、国内的经济状况与移民者的需要等方面分析;第三小问,主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角度回答。[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1.命题形式:一般是2个材料、2个设问,每问分值在10分以上,一般每问包含两小问。2.考查知识:以纵向或者横向命题为主,以当前社会热点及学术热点等切入,考查学生纵向综合及横向对比的能力。3.考查能力:以概括、比较等设问方式呈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和归纳信息、对比分析的能力。51.整体分析:要逐段逐句逐层概括。依据材料长文分段;短文分句;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等进行概括,同类要概括,进行逐层概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根据对应知识进行概括。同时概括时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由此及彼。2.归纳比较:首先明确比较对象,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其次明确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最后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3.学科术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所学知识,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4.看分值答题: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也有3分一个要点的。(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据《汉书》《后汉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6【命题立意】本题以国家治理问题切入,考查汉朝和罗马国家治理的异同以及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体现了“中外关联”的命题原则。通过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朝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了历史试题的人文性和现实性,是对新修订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呼应。【通法悟道】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比较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并注意使用学科术语,看分值答题。【解题思路】第(1)问属于比较异同类设问。“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等可知都是疆域辽阔的大帝国;由罗马实行行省制度,汉朝实行郡县制可知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从治国方面看,罗马强调法律,汉朝是礼法并用;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汉朝实行中央集权,罗马地方有一定自主权;从内部联系看,汉朝有统一的文字,罗马没有统一的文字;汉朝同等对待各地民众,罗马区别对待境内各民族等。第(2)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教学案 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3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