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南省开封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根本分歧的是①“人的命,天注定”与“物是观念的集合”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相关知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命,天注定”与“物是观念的集合”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属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吾心”是世界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认识“气”是世界的本原,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原,属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属辩证法观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只承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观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上两句描写荷花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荷花在不同季节的姿态,也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这反映出①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②诗句是诗人主观情绪的产物③诗人对诗词的创作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两句诗句描述了不同季节的荷花姿态,这表明诗人对诗词的创作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诗句还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④正确;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①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3.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哲学角度看,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作为新的实践主体,人工智能有广阔发展前景②从本质上讲,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③虽然与人一样具有意识,但人工智能最终要被人操作④人工智能的发展,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和实践的相关知识。人工智能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哲学角度看,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能扩展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②④正确;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①中的“作为新的实践主体”说法错误,排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是一种物理机械装置,不能产生意识,③中的“与人一样具有意识”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4.《百喻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材料中的愚人①没有正确处理哲学的基本问题②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③没有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未能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3-【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规律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愚人不是从胡麻子自身的生长规律出发,而是主观认为“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然后就将胡麻子炒熟再种到地里,但胡麻子却永远的失去了生长的机能。愚人的做法错在从主观想象出发,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体现,①②正确;应该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错误,排除;愚人将胡麻子“熬而种之”的做法是受其“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的想法决定的,坚持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中的“未能坚持”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是至今依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④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科学之科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①②正确;哲学揭示的是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不能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具体的现成的答案,③说法错误,排除;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科学之科学”,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6.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费尔巴哈说:“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对上述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①都属于可知论②都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都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④前者属于不可知论,后者属于可知论-4-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都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的反映存在,属于可知论观点,①③正确,④错误;荀子和费尔巴哈的观点未涉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因此不能反映出二者的观点属于哲学哪一阵营哪一形态,②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7.真正的耳听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看到,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这里蕴含的哲理有①心灵具有直接现实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③本质与现象既对立又统一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本质虽然要通过现象来表现,但“看到,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把握了现象不一定就把握了本质,这表明本质与现象既对立又统一,③正确;“真正的耳听是能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透视心灵。”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①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没有涉及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8.人们通常认为,柴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是天然食物,产的蛋营养价值自然比人工饲养的普通鸡下的蛋高。但专业检测结果表明,柴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别非常小,主要是适合的人群不同,因胆固醇含量不同,柴鸡蛋更适合儿童食用,普通鸡蛋则更适合中老年食用。这说明A.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B.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C.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5-D.认识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柴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价值差别非常小,主要是适合的人群不同,因胆固醇含量不同,柴鸡蛋更适合儿童食用,普通鸡蛋则更适合中老年食用。这说明认识事物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项正确;事物的特性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项说法错误,排除;认识的发展具有其客观规律性,但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B项中的“与认识主体无关”说法错误,排除;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超越自身的过程,不是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C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9.“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③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亲自到高崖看看,就不知道坠崖的隐患,不亲临深渊,就不知道溺水的隐患,不去大海看看,就不知道大风大浪的风险。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③正确;①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④中的“认识……决定着实践”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10.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其中蕴涵的主要哲理是A.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C.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无法分辨的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B-6-【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运动的相关知识。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表此时的“实”,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项正确;运动是永恒的,但不意味着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A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的“无法分辨”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11.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央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发射“嫦娥四号”的探测器,对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着陆巡视探测。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A.注重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B.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说明科学实验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D.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发射“嫦娥四号”的探测器,对月球背面首次开展着陆巡视探测。这一安排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A项正确;题设要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思考,B项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进行的思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进行的思考,不符合题意,排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12.下图漫画《拔河》(单继新画)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应该①遵循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7-③优化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④搞好局部,注重关键部分的统帅作用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漫画《拔河》中的四个拔河者各自用力,结果导致整体力量减少,这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应该优化组合,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③正确;漫画的四个拔河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力量不在同一方向,结果影响了整体力量的发挥,这启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应该遵循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正确;材料未涉及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无关,排除;整体统帅部分,④中的“注重关键部分的统帅作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13.要把改革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为亚太引领世界经济创造动力。要抓住关键问题,精准发力,深化服务业合作,补齐这一长期短板。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打造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增长点。这体现出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
本文标题:河南省开封市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4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