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卷I一、选择题1.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可知这与君主有关,没有体现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排除A项;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是在汉代提出,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商代君主以天干为名行事,将自己的行为与天的意志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以神化自己的统治地位,使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故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政治形势2.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A.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B.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C.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以分封卫、鲁、晋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分封制的理解。由材料信息“商政、夏政是2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可知,被分封地沿用的是商夏民族政策,不是全部制度,故A错误;这体现了西周灵活的民族政策,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目的,故B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点睛:排除法是新课标历史高考的最佳解题法。排除法把握三个原则,不符合历史史实;不符合材料信息;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本题中的B项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3.《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本题应选D项;A、B两项均由D项所致,故与设问要求“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不符;题目中未涉及井田制的瓦解,故排除C项。点睛: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联系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4.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A.“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B.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D.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答案】C【解析】【详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因此王国维先生作出这一论断是在于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故答案为C项。“封邦建国”制度是指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3法制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礼记》中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从中可以看出①礼乐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礼乐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们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也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C。礼乐文明形成后,绵延于古代社会,对今天也有很大影响,故③的表述是错误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6.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47.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B.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李贽对郡县制的评价主要是着眼于该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郡县制并非由李斯首创,排除A项;郡县制下取消了分封,不存在强国兼并弱国,排除B项;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D项。8.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常管宗室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大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服务皇室,君权至上B.职权细化,各负其责C.官员众多,权力分化D.政务繁杂,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九卿的职权基本围绕皇帝或者皇室展开,说明九卿服务皇室,体现皇权至高无上,A项正确;材料体现九卿职责,没有涉及职权细化,各负其责,排除B;九卿不能体现官员众多,且权力分化与史实不符,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九卿政务繁杂,且与中央集权不符,排除D。9.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规范诸侯王行为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5【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诸侯王不能够私自出国界,说明汉武帝对地方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防止地方诸侯联合,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君主专制体现的是中央内部的关系,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属于中央集权问题,A错误;材料未体现思想方面的控制,排除B;C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结合所学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10.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间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A.知州“三岁一易”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初地方州郡长官为知州和通判,为实现对地方控制,地方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制衡,选项D正确;频繁更换知州并不能体现出“长贰之间相互牵制”,选项A排除;选项B中涉及的是中央官员,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地方州郡长官与禁军统领权无关,排除C。1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D.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答案】A【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信息,“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可知,唐朝由于藩镇割据问题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北宋过度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无权,故“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指的是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12.“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的依据是是否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度。从材料可知,元朝行省疆界与传统的以山川河流为界的划分不同,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样就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有利地理条件,从而有利于中央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应选C。A项错在“便利”,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度。【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3.《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B.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C.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7D.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可知,材料提及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题干所示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B项与题意相符,正确;唐朝设立三省六部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不能说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元朝实行一省二院制,中书省一家权力独大,C选项排除。专制皇权走向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D选项排除。14.《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三司总理财政,三司由度支、盐铁、户部构成,三司长官三司使又称“计相”。材料中只涉及到三司职责,并非反映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中央,该项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由材料中“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可知三司使并非宰相,故B项错误。宋初,设立中书门下最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了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A正确。材料中设三司总理财政的主要目的并非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是为分割宰相的财权,加强皇权,故D错误。15.某一学者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8D.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科举制。根据“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制度指的是科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故排除A项;“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故排除C项;“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指的是世袭制,故排除D项;“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是科举制中名落孙山的典故,故选B。16.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
本文标题: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期中)试题(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7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