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内江市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1-四川省内江市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6分)1.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A.法律有阶级性B.法律地位至上C.司法必须公正D.法律并非万能2.托马斯·潘恩说:“在世界的这个广大地区,我们忘记了三百六十英里的狭窄范围(英国的长度),我们因此可以更大规模地传播我们的友谊,我们主张同欧洲每一个基督教徒保持兄弟般的关系,并因为这种豁达的胸襟而感到自豪。”这反映了A.北美大陆可以自由和欧洲发展贸易B.潘恩的思想成为北美人民共识C.北美大陆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政体D.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不断增强3.“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4.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A.西方工业革命成果早已传入B.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C.交通运输业已经近代化D.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5.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6.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这表明他A.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B.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C.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D.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7.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2-A.洪秀全B.洪仁玕C.曾国藩D.石达开8.右侧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A.以学生为主力B.得到政府支持C.上海首先发起D.民众广泛参与9.“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新政”和“预备立宪”D.新文化运动10.“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11.《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1年B.1925年C.1931年D.1939年12.1855年,英国下议院议员查尔斯·伍德写道:“当我(在1825年)初次进入议会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我们的法律变更由个别议员提出,并作为非党派问题靠双方议员的联合行动实行。现在,当某个非党派人员提出一项计划时,并非等于自行提出议案,而只是为了唤起政府的注意。”材料主要表明A.议会中的党派斗争激烈B.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干预C.政府的职权在不断削弱D.非党派议员的立法权被剥夺13.“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3-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这里所指的事件是A.殖民扩张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启蒙运动1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15.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1787年宪法内容中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策是A.实行联邦政体B.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C.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D.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16.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17.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D.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18.“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材料描述的理论是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三民主义C.城市中心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4-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20.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些情景的描述,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2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22.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A.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B.认为改良道路是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C.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D.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23.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A.革命目的极具坚定性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C.革命过程极具跳跃性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24.梁启超在1903年指出:“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在梁启超看来A.帝国主义的目的就是开拓市场B.能否争夺和维护海权关乎国运兴衰C.帝国主义是发展商业势力的前提D.海权的强弱决定了商业势力的大小2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6.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5-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27.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之所以说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从根本上是由于A.公社缺乏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B.未结成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C.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等导致财政紧张D.法国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尚不具备28.有人认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一个整体进程,十月革命不过是这一革命进程的最高潮。”这种认识A.主张十月革命开始于1917年3月B.否定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严重地贬低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D.主张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继续和发展29.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里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A.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B.行使对立法机关监督权C.行政权力受国王的控制D.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30.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A.颁布了《航海条例》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31.1864年,普鲁士公使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麦商船作为战利品(当时两国是敌对国),满清政府根据国际法严重抗议。最后,普国退还商船并支付1500美元赔偿金。这在本质上说明满清政府A.领土主权意识增强B.开始利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权益C.满清政府的国际视野逐渐加强D.利用近代外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32.19世纪60年代,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丁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主阶级严重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B.权力结构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D.统治集团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6-33.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这种变化说明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B.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二.非选择题(共34分)34.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育篇]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清末与民国初期高等教育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0分)35.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
本文标题:四川省内江市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39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