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所选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60分)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以下小题1.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A.立法权B.决定权C.审议权D.表决权2.会议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相互监督的关系C.上级与下级的关系D.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答案】1.A2.D【解析】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为背景材料,设置了两道选择题,分别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1题详解】A: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立法权,A正确。B: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B不符合题意。C: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C不符合题意。D: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题详解】A: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A错误。B:会议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监督,B错误。C:人大与“一府两院”是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C错误。2D:会议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D正确。故本题选D。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要向本级人大报告。这是因为①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和决定权②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大代表有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和质询权,决定权属于人民代表大会,①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与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④说法正确。该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三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A.依法执政B.科学执政C.为民执政D.民主执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由此可见,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3执政的基本方式。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5.在作出重要决策前,中共中央都要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A.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B.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题干说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不是说政协,故排除A,B观点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D观点错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关系,故答案应选B。考点:我国的政党制度点评: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难度适中。6.2019年4月10日,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函,让深山里的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成为焦点一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材料表明A.维护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B.国家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D.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享有高度自治权【答案】B【解析】【详解】A: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体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而不是民族团结,A不符合题意。B: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这表明国家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符合题意。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错误。D: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享有充分的自治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错误。故本题选B。7.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安邻、睦邻、友邻、富邻政策,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体现了我国()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外交活动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结盟关系D.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安邻、睦邻、友邻、富邻政策,高度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这符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项A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我国政府的宗旨是经济建设中心;选项C说法错误,我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故排除。选项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8.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5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实践,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C。【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9.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具体科学是以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问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答案】B【解析】【详解】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错误。B: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正确。C:具体科学是以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说法正确,但这未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说法正确,但这不涉及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10.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下列观点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这是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①②符合题意。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这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③不符合题意。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点睛】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唯心主义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一些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1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引领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B.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C.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7D.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A项说法不正确。B项中“直接”一词表达不正确。D项与题意不符。只有C项正确。12.据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网站报道,法国与意大利科学家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C地区发现了外星微粒,这些保存完好、由含有有机物质的矿物质组成的外星微粒与地球同类物质组织大同小异。这有力地证明了A.宇宙中物质其构成往往大同小异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说明的是外星微粒与地球同类物质组织大同小异,这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宇宙中物质其构成往往大同小异”这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A错误。B:题中,南极发现的外星微粒与地球同类物质组织大同小异。这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符合题意。C:材料主要强调世界的物质性,没有体现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不符合题意。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世界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3.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中蕴含的哲理有()①物质世界是运动的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8③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④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抱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四选三式的选择题,比较适用排除法。④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观点错误,含④的选项均应排除。“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一方面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另一方面也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故题肢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事物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14.对右图漫画中“只有翅膀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蓝天的渴望”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A.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动创造性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历史性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
本文标题: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0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