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南部县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1-四川省南部县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①哲学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神秘的东西②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③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④自发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发展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而哲学正是提供这种世界观方法论的学科。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地位②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③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就无法开展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下列选顼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D.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它物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的观点从哲学派别上来说,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物质是运动的B.静止是无条件的C.运动是相对的D.物质是运动承担者7.太极拳是讲求身体动静平衡的体育运动。动中存静势,静中寓动机,此太极之妙也。太极拳体现了以下哲理()①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②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都是不存在的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启示我们要发挥()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C.理论的先导作用D.个人的社会作用9.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0.2016年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微波遥感卫星高分三号。高分三号卫星突破了50多项关键技术,将大大增强我国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范围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11.世界经济看似“感冒发烧”,实则是身体机理出了问题,医治起来需要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综合施治启示我们()①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推动事物发展②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做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③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④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①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③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者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3-根本的分歧,就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B.是否承认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是否承认新事物会战胜旧事物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14.2018年3月9日,大型全球高校极客挑战节目《极客出发》第二季第十一期,展示了步态识别科技如何准确地协助刑侦T作,进行身份识别,让嫌疑人无处遁形。步态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旨在通过人们走路的姿态进行身份识别。下列与“步态识别”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15.“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住房的定位分析判断,标志着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回归居住属性。这说明()①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房地产的属性是一个循环从复的变化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6.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为,金钱能激起人们的排他心理,这很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不过,实验还证实,人们在金钱面前产生排他心理的同时,独立性和创造性也都明显增强了。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17.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18.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4-题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19.2017年施行的《居住证暂行条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取消暂住证,全面实施居住证,从制度上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从唯物史观看,暂改居()①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体现②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体现③体现出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体现出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0.2017年11月27日,扬州籍的戴厚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带领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取得了重大成果。他表示:“开发芳烃成套技术”是几代石化人的梦想,也是几千名参与项目攻关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材料说明()①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砥砺自我④获得荣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40年来,改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新观念、新事物、新风尚、新方式、新思路层出不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让文物活起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底由央视和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隆重推出。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破除陋习,大胆探索,求真务实,在题材选择、节目模式和内容表现等方面会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新方式,该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和顺序,深得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在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有创新意识,还得立足自身的文化资源,尊重文艺创作的规律,才能创出新品。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文物变成了“网红”,也激发了大家参观博物馆的热情。(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国家宝藏》节目的成功制作,给予我们创新活动哪些方法论启示(12分)-5-材料二:2018年3月30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其在华不仅展开了外交活动、品尝了中国式早餐,还体验了一把移动支付。文在寅在点餐之后扫描了桌上的二维码进行结算。当时文在寅对中国的手机结账系统表现出兴趣,并问“这样就算付完钱了吗?”。在场的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也表示“中国大部分都是使用手机结账。”现在,二维码(条码)支付作为新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已深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连路边的水果摊、早餐摊都标配支付宝、微信支付二维码。可是,有关二维码支付中消费者账户资金被盗事例也时常见诸报端,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终端的业务模式,但其风险控制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它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但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应如何看待二维码支付。(12分)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必然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的修改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意愿、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次宪法修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八国家根本法,体现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1)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并结合材料对宪法修改的合理性加以阐述。(12分)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也克服了原有法律中与时代不相符合的内容,增加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内容,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6-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2)民法总则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先贤法治文化及其哲学智慧,请列举两条与法治有关的古诗词、名言。(4分)政治试卷答题卷学校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7-(2)22、(1)-8-(2)
本文标题:四川省南部县五校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1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