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课程小结人民情怀理政智慧热点素材《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于2018年10月在央视热播,引发社会广泛好评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等,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为官、为政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当今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②。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和实际工作仍2然有着重要意义③。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这些经典名句,体现了亲民爱民的民本情怀,同时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信息解读信息点对接知识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④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新演练1.“为政贵在行”的传统思想,今天仍显现于中国共产党改进工作作风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中“为政贵在行”的思想对今天党改进工作作风仍有重要影响,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A当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2.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实例,既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树立了坚定文化自信的行动表率,引发了社会热议。由此可见()①大众传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②文化能够坚定人的理想信念、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植文化自信的沃土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为国家治理提供有益借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3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坚定人的理想信念、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错误。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毛泽东创造性地用“实事求是”来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将“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升华为“群众路线”思想;近年来,我党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精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中国特有的“和合”思维的当代阐发;“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将传统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新发展理念秉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治国安邦、修齐治平思想的超越与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仁者爱人”思想的创新性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2)除上述材料中的传统思想外,请再列举两例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例子。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社会。答案(1)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保持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养分。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体现时代精神。(2)“仁义礼智信”——诚信精神,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民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任意两例即可)
本文标题:(湖北专用版)2019-2020版政治 第七讲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课堂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3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