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01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2.成熟:商代□02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时期“金文”是铸在□03青铜器上的文字。易混易错中国文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甲骨文只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但不能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文字。3.混乱: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4.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不统一的状况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2)概况: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04书同文字”,以秦国的□05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06隶书也得到推广。(3)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书艺历程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01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2)□02士人群体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3)□0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深度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艺术的原因(1)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轻便廉价的载体。(2)道教与佛教的盛行,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3)社会急剧变迁影响到人的心理,促使了人的觉醒,这种觉醒使得审美变成了一种自觉。(4)汉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文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素材。(5)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6)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2.主要历程-2--3-3.书法特点(1)自由变化的□11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相结合。(2)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3)表达士人追求□12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易混辨析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区别书法艺术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与单纯的文字书写有本质的区别:(1)从书法中可以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精神世界,而单纯的文字书写则不能。(2)从二者的功能看,单纯的文字书写以实-4-用价值为主,书法以审美价值为主。知识拓展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简牍笨重、丝帛昂贵,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汉代发明并改进了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轻巧识记主题一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材料一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材料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秦琅琊台刻石》材料三-5-问题探究:(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提示有道理。因为商朝已有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2)结合材料二,探究秦朝“书同文字”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提示原因:国家统一、加强统治的需要。影响:结束了中国汉字运用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及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请说出材料三中的A、B、C、D分别是哪种字体?提示A为隶书;B为楷书;C为小篆;D为草书。【要点剖析】1.汉字的发展历程2.汉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6-主题二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材料一-7-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提示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张旭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壮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提示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要点剖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狂放不羁,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3)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4)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本课小结-8-知识点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远古时期的刻画陶符,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汉字沿着它自己的文化脉络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遍了世界。其中,甲骨文盛行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代流行的字体,故A项正确。秦汉时期盛行隶书,故B项错误;隋唐时期盛行楷书、草书,故C项错误;宋元时期流行行书、草书,故D项错误。2.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答案D解析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A项是甲骨文,B项是草书,C项是楷书,D项是小篆。-9-故选D项。知识点二书艺历程3.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材料“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说明该字体是由于篆书难写,为适应书写简便的需要而产生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隶书产生于小篆之后,故选B项。4.李白赞美当时的一位书法家:“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赞美的是()A.行书大家王羲之B.草书大家欧阳询C.草书大家怀素D.楷书大家颜真卿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时只见龙蛇走”等信息来看,李白赞美的是草书作品,C项符合题意。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与“当时”不符,排除A项;欧阳询是楷书大家,排除B项;D项“楷书”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4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