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收文办理流转制度接收文件流通系统简介;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收文办理流转制度和文件制发流程规范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现将《收文办理流转制度》和《文件制发流程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7月19日收文办理流转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办公室收文办理流程收文办理流转制度本文内容: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收文办理流转制度和文件制发流程规范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县各委办局,县各直属单位:现将《收文办理流转制度》和《文件制发流程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7月19日收文办理流转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办公室收文办理流程,加快文件流转速度,提高处理效率,特制定以下制度。一、适用范围县政府办公室各科室从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市协同办公系统、机要系统、传真信函、县协同办公系统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县直部门上报等渠道收到的所有送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的各类文件、电报。县政府办公室各科室收到送县政府带编号的正式文件,应交由值班室(县政府总值班室、文电科,以下简称值班室)统一扎口办理,其他文件可视领导要求和具体情况,自行办理流转。二、呈报范围和顺序1.关于上级来文来电。对于全局性的重要文件,呈报范围为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呈报顺序为:先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审阅,再报县政府主要领导阅示,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阅示,并按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报县委领导或其他领导阅示,并转至相关部门落实。对于一般性的业务类文件,呈报范围为县政府分管领导、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呈报顺序为:先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审阅,再报县政府分管领导阅示,根据县政府分管领导签批意见报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其他领导阅示,并转至相关部门落实。2.关于下级请示报告。呈报范围为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呈报顺序为:先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审阅,再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提出处理意见,最后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批。请示、报告类文件,凡多头报送、文件格式不规范或未提出明确解决方案的,一律退回完善。请示类文件,须遵循一文一事原则,不得一文多事;报告类文件,不得在其中夹带请示事项。涉及经费、编制、车辆等事项的要专文专请。涉及民营企业事项的,应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或县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向县政府行文。3.关于下级有关情况汇报。呈报范围为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呈报顺序为:先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再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最后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如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交办且时间紧急的可直接先报县政府主要领导。4.关于报县政府办公室的客情报告。呈报范围为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呈报顺序为:县政府办公室相关综合科室、值班室审核后,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审阅,再报县政府分管领导阅示,最后报县政府主要领导阅示,并同时转县委办办理。5.关于突发事件信息。根据事件性质、类别和紧急情况,主报县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同时抄报县政府其他有关领导阅知或批示。6.关于重要值班情况、请假报备情况。重要值班情况按职责分工呈报县政府有关领导阅批;请假报备情况由值班室汇总后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阅知。7.关于部门报送县政府主要领导的简报。一般性的简报一律退回,可以公开的及时公开;重要简报由县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呈送县政府主要领导。三、流转时限文件按紧急程度、重要程度可分为:一类件,包括电报、请示、有明确时限要求的上级来文以及事关全局的重要文件、客情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值班情况等;二类件,包括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省直部门、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市直部门印发的重要文件;三类件,包括人事任免、工作情况报告等传阅性的各种来文。1.一类件,立即办理,原则上2个工作日内办结。由值班室提出拟办意见,经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签批后,迅速呈送县政府领导阅批,以上程序控制在半天之内完成。对于电报等有时效性的文件,在送县政府有关领导阅批的同时,由值班室一并复送各科室及相关部门阅知,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2.二类件,当天办理。由值班室提出拟办意见,经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签批后,当天呈送县政府有关领导阅批。3.三类件,加快办理。由值班室提出拟办意见,经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签批后,次日上班前呈送县政府有关领导阅批。四、办理要求1.值班室对收到的各类来文来电、客情报告等,要认真研究,提出拟办意见,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扎口审签后,再按程序报送县政府有关领导、县政府办公室有关主任阅批。2.各类文件由值班室将文件放置固定文件夹中报各综合科室,由各综合科室呈报县政府领导阅批,紧急文电可由值班室直接呈报县政府领导阅批。3.县政府办公室各综合科室拿到县政府领导批阅后的文件、客情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值班情况等,须及时交值班室继续办理。如县政府领导批示内容涉及县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各综合科室应直接报县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阅批,然后再交由值班室继续流转。4.对于人事任免等阅知性文件和涉及面较广的重要文件,值班室可在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阅示后,直接复送其他领导、相关部门和综合科室同时阅知,以缩短流转时间。5.值班室要及时跟踪催办,提高送阅文件、客情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值班情况等运转时效。如县政府有关领导因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签批的,可由相关综合科室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县政府领导报告,将县政府领导指示记录在办文单上,并及时将文件、客情报告等送至值班室继续办理,以确保办理效率。6.值班室应定期对各类流转办理的文电进行清点,掌握文电流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7.对县政府和县政府办公室领导签批的文件,各科室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对密级文件、敏感文件以及领导有重要批示的文件,要严格按照保密纪律和领导批示件办理规定做好文件的管理,不得随意扩散、外传,坚决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文件制发流程规范为切实提高文件制发的质量和运行效率,现对以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文件的流程作进一步规范:一、认真起草文件1.文件主办单位要严格按文件制发的要求和规定起草文件,提供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依据;涉及多个单位联合起草的,要明确牵头单位负责主办。2.文件内容若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权限问题,要加强沟通协调,必要时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定,确保所涉及的事项有政策依据并且各方意见统一。如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协调,意见仍不能统一的,需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3.文件起草过程中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坚持把上级文件、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确保文件既具有本地特色,又便于操作实施。同时,文件要突出主题、表述明晰,文字精练、言简意赅。二、逐级审核把关1.坚持“谁起草、谁负责,谁审核、谁把关”的原则,实行主办单位、县政府办公室相关综合科室、分管综合科室主任、值班室、分管值班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领导层层审核把关制度,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把好质量关。2.多个单位共同起草制发的文件,所有参与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审核签字。同时,根据工作分工,分别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阅签字。3.主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文件内容全权负责,签字之后报县政府办公室。对涉及全局性、体制机制性和改革创新等重要内容,应及时向县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并征求意见,必要时需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征求意见。4.县政府办公室各综合科室要进行业务审核,确保文件内容符合上级要求及**实际;值班室在审签流程、发文规格、文种适用、行文规则、体例格式、文字内容等方面扎口把关;县政府法制办对涉及县政府文件的发文必要性进行把关,并从法律法规角度,对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县委组织部对文件中涉及人员的职务、排序等进行审核把关。凡属于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的文件,必须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方可发文。三、严格执行流程1.县政府印发的正式文件,由主办单位起草后,按顺序报县政府办公室相关综合科室、分管综合科室主任、值班室、分管值班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再报县政府主要领导签发。以县政府便笺形式印发的非正式文件,凡涉及向上级相关部门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请求支持、提出建议等事项,与县外单位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等事项,以及向各乡镇,各街道,各部门和单位下发的重要通知等事项,须经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意。2.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正式文件,主办单位起草后,按顺序报政府办公室相关综合科室、分管综合科室主任、值班室、分管值班室主任,再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签发;如有必要,报县政府领导同意后发文。以便笺形式印发的县政府办公室简便通知等文件,经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同意后方可发文。3.县政府主要领导直接交办起草的县政府重要文件以及内容事关全局的文件,应先将初稿报送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原则同意后,再征求县政府工作部门和其他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按文件制发流程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签。4.要严格按照文件制发工作流程运行,不得减少环节,每个审核环节都要快速高效,除特殊情况需退回主办单位修改外,整个审批环节时间一般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值班室审核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文件制发的每个流程都要有完备的手续,手续不全或未经层层审核把关的文件,不得报请签发。5.以县委、县政府和县“两办”名义印发的文件按照县委办有关规定执行。四、严肃责任追究主办单位要负责全程跟踪文件流转、签批,以及校对、印刷、分送等工作,确保无失误、零差错。文件制发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具体参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政府重要材料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通知》(洪政办发〔2018〕9号)执行。抄送:县委各部委办,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监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县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7月19日印发本文档由论文格式()用户上传收文办理流转制度本文关键词:收文,流转,办理,制度
本文标题:收文办理流转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5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