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课时作业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解析:材料“镇江府……在(那次)敌对期间,……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表明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排除B项;C项是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排除C项;D项是《辛丑条约》后,与材料中“镇江府”不符,排除D项。答案:A2.[2019·湖南郴州一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解析:材料“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改变对外国蔑视的称呼,反映出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C项;材料反映出“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华夷之辨”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说明清政府外交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没有实现近代化,排除D项。答案:C3.[2019·江苏南通二模]《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2-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C.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D.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解析:题干中“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剩余归公”体现违反农民作为小私有者的阶级属性,故选D项;“剩余归公”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它建立的是小农经济,并且“剩余归公”没有显示鼓励发展私有制之意,排除B项;产品是归公的,排除C项。答案:D4.[2019·甘肃一模]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A.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B.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D.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解析:由材料“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可知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从而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故选D项;材料强调这一主张与《天朝田亩制度》的不同,排除A项;由材料“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可知仅是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而非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这一主张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区别,排除C项。答案:D5.[2019·江西上饶一模]表:1868年中国进口洋布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价格对比(计价单位:匹)通商口岸价格内地城市价格镇江2.19—2.24元淮安2.30—2.35元上海2.17—2.20元苏州2.23—2.30元汕头2.95—3.10元潮州3.10—3.20元上表中的地区差价()A.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B.导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C.反映了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D.密切了国内外经济联系-3-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很小,说明此时中国内地对外来商品所收内地税较低,有利于洋布与土布在价格上的竞争,这就便利了洋布抢占内地市场份额,故选A项;根据材料1868年的信息,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排除B项;中国关税主权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后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内地和沿海地区洋布价格差价,没有体现中国与外国的经济联系,排除D项。答案:A6.[2019·河南郑州二模]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洋务企业()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解析:据材料“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可知1865年后的洋务企业具有资本主义因素,故选C项;材料只涉及给工人工资,并未涉及保障工人的权益,排除A项;材料虽然说明实行了雇佣劳动,按照技术高低定工资,但并不能说明已经脱离了落后因素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是否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D项。答案:C7.[2019·广东汕尾普通高中高三3月教学质量监测]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A.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B.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D.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解析:由材料“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可知华商通过参与外商活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排除C项;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项。答案:A8.[2019·安徽合肥二模]1897年,大生纱厂发行股票。张謇“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这可以反映当时()A.官方限制民间办厂B.股本结构较为单一C.社会资金的资本化D.列强放松对华侵略-4-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大生纱厂发行股票,有官方给予张謇官股,有张謇自己招集商股,反映了社会资金的资本化,故选C项;大生纱厂是民族企业,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大生纱厂是官方支持的民族企业,而不是限制民间办厂,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大生纱厂有“官股”“商股”,排除B项;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C9.“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不仅是19世纪下半叶先进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更是洋务派在中西文化碰撞后采取的文化选择模式。此“文化选择模式”()A.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改造B.表明了“崇洋”思想的盛行C.反映了文化侵略的隐蔽性D.批判了封建儒学的落后性解析:“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有利于借助外来文化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改造,故A项正确;“盛行”一词与当时史实不符,该种“文化选择模式”只是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文化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文化选择模式”不符,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不是批判儒学落后性,而是引进西方先进的器物之学,用以改造中国,达到强国御辱之道,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9·江苏常州一模]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A.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B.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C.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D.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解析:依据材料,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前现代”应该是中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而日本已经经过明治维新走向了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故选A项;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创建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中国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是错误的,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中国已经有了改良自强的意识,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中国已经开始局部接受西方文明,排除D项。答案:A11.[2019·江西上饶一模]如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5-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解析:由漫画题名“临渴”可知清廷的政策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规划,故选A项;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与漫画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是在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而此漫画创作于甲午战后,排除C项;仅有一口“海军港”水井的挖掘不能得出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排除D项。答案:A12.[2019·湖南长郡中学实验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解析: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是《南京条约》附约中“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内容,故选C项;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无日本取得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的内容,排除A项;1896年中国依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略的局面,排除B项;群众反帝斗争只会不利于日本侵略,排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的精神在儒家表现得最为强烈。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超越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系。他们所持的“道”是人间的性格,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开始就和政治权威发生了面对面的关系。但是以现实的势力而言,知识分子和各国君主是绝对无从相提并论的。为了使“道”不受委屈,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努力。客观方面他们要建立“道”尊于“势”的观念,使拥有政治权势的人也不能不在“道”的面前低头。这个传-6-统从战国到明末始终保存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上。在主观方面,古代知识分子提倡内心修养,这是要给“道”建立内在的保证。中国知识分子入世而重精神修养是一个极显著的文化特色。——摘编自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材料二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唯有士大夫阶层中的有识之士慧眼独具,从时代变迁的本质上来观照时局。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就整个新知识分子群体而言,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学派”,形成大不同于传统士人的中西合璧的知识结构,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道”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儒家知识分子为维护“道”而在理论构建上所做的努力。(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异同点,并简析其不同点产生的时代因素。(12分)你认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超越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系”“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等信息概括出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这一核心内涵。第二小问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作答,客观方面是要建立“道”尊于“势”的观念;主观方面是提倡内心修养。第(2)问,第一小问“异同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意识、知识结构等方面对比分析近代与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同之处,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可知,其共同之处是“以天下为己任”;第二小问“时代因素”联系前一小问,结合时代背景作答即可;第三小问,从知识分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5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