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15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课时分层作业(十五)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B[题目中,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由十大社会阶层组成,相比以前的“两阶级一阶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由简单化到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已经由封闭转向开放,比较明显的是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不断扩大。这表明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故B入选。其他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2.从哲学上看,下面漫画中《失地农民的困惑》给政府什么启示()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知道有些发展的实质是后退和下降的D.要保持现状不变B[漫画中,该失去土地农民非常困惑,他在想自己失去土地后,后代人不知靠什么生活,故这启示政府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B入选。A与漫画主旨不符。C错误,发展的实质是前进和上升。D与漫画主旨不符。]3.在“互联网+”时代,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C.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2-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A[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A正确;联系是普遍的,但又是客观的,有条件的,B表述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C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表述错误。]4.我国在确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在21世纪实现三个“零增长”: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一目标的确立,从哲学上看()A.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的观点B.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发展C.坚持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否认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C[国家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提出三个“零增长”,表明国家是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中“改变规律”观点错误,排除;B为政治观点,排除;D与材料不符,排除。]5.英国媒体报道,据说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可以判断,该“预测”()A.可信,因为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B.可信,因为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C.可信,因为科学家能够把握联系、对人类未来作出科学预测D.不可信,因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D[题目中,英国媒体报道,据说有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人类可能远离死亡,获得永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可以判断,该“预测”不可信,因为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故D入选。]6.韩非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而变”。这说明()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古今事物之间是没有联系的③物质是运动的,思想是静止的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韩非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而变”。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④符合题意;物质和思想都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③错误;古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②错误。]7.事物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A.运动、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3-B.运动、变化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或变化D.运动、变化是旧事物的变化,而发展则是新事物的产生C[运动、变化并非都看得见,发展也并非都看不见,A项错误;运动、变化有倒退的也有向前的,B项错误;运动、变化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或变化,C项正确;运动、变化也可以指新事物的变化,D项错误。]8.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中国与互联网结合的广度、深度、强度正超乎想象地加深,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下列诗句与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相似的有()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③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中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体现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普遍性。②体现的是两个因素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不一定是发展,排除;③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与题意不符。①④都体现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故符合题意。]9.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开发是大势所趋。“十三五”时期,中国汽车制造业将面临“由大转强”的重要命题。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解析]本题立足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紧迫性,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材料,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实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争使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占据有利地位。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能力提升练]10.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行进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保持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更美好的中国。这些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有()①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规律结合起来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意识活动-4-具有自觉选择性④真理具有客观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A[③④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在改革的新征程上,唯有保持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更美好的中国,这体现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①②入选。]11.有关部门发布的消息显示,2017年4月,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呈现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市场供给总体平稳、二、三产业量效齐增的局面。这表明()①人们的实践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②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中有进,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呈现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市场供给总体平稳、二、三产业量效齐增的局面,表明发展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④说法错误。]12.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C[题目中,40年来,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具有普遍性,故②③入选。①表述与题意无关。④表述错误,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与变化。]13.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①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C[材料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强调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一切事物-5-都是变化发展的,故①③符合题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强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排除;“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④排除。]14.《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包括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然后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和探讨即可。[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搞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②搞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是立足整体,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搞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课时分层作业15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6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