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领军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12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精讲深剖)(含解析)
1专题12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精讲深剖)一、真题速递:1、(2019·天津)习近平指出,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这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认为,这项伟大工程得以实现在于中国所拥有的完整把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德国《明镜》周刊网站也发表了类似看法。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C.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可以广泛推广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答案】【解析】本题检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治认同,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国家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据此可知A、C两项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但题干的材料没有表明人民当家作主的问题,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仅仅是政治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伟大工程的实施,所以D项符合题意2、(2018·全国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这一条款的确立旨在()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②实现公民政治权利③维护社会秩序④促进司法公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入选:材料强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应保障信息的安全并且不能违法取得及使用,其目的在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维护正常社会秩序。②排除:个人信息不属于政治权利范畴。④排除:立法保障公民信息与司法公正无必然联系,与题干主旨不符。3、(2018·全国Ⅲ)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象征。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2()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对: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义务意识,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④对: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其目的是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②排除:国歌法的颁布并没有改变国歌的政治地位。③错:国歌法的颁布会增强公民的义务意识,而不是维护公民的权利。4.(2018·全国Ⅰ)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上述做法()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④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①对:某市司法局的做法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②对:某市司法局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社会力量提供法律服务,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③错:材料强调的是某市司法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④错:某市司法局的做法提高了司法行政效率,但不属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5.(2016·全国丙卷)某省全面开展政府职权清单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该省各级政府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职权审核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对于社会反映强烈的权力事项,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见。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①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3④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是对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尊重,有利于集中民智,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①④符合题意,答案为B。让公众参与权力清单的制定与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无必然联系,亦不是履行政府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②③不选。6、针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的新特点新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好政治、经济、国土、社会、网络等各方面安全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旨在()①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培育公民爱国主义精神②汇集维护国家安全力量,提升国家治理整体水平③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提高国际安全立法水平④防范新型安全风险,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以总体安全观为背景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提高国际安全立法水平是国际组织的职能,我国可以在国际安全立法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③不是我国坚持总体安全观的目的;坚持总体安全观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保障,故选D项。①与国家安全主旨不符。二、考纲解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具体要求理解1个本质人民当家作主明确3个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对比3项权利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构建知识体系三、考点精讲考点一我国的国家性质考点梳理1.我国的国家性质提醒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社会基础是人民群众。2.人民民主专政5是什么内涵(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为什么坚持地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提醒]民主具有阶级性。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3.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内容最广泛权利广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主体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最真实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律保障我国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物质保障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国库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最管制度体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能6用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注意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是指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其特点在于它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包含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是其中的一方面。重点难点突破关键词法区分最广泛、最真实(1)最广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享有政治权利的主体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等。材料中出现这些关键词时,主要是指“最广泛”。(2)最真实:“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法律保障”“提供物质服务”“制定法律”等。材料中出现这些关键词时,主要是指“最真实”。对点训练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这表明()①我国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③人民利益将更加充分地实现④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生命健康权不属于政治权利和自由,也不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②④排除。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三步走”的目标,即“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并展望2050年,提出“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的长远目标。就“如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认真行使提案权、决定权,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为健康中国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7③政协委员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监督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④民主党派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B【解析】①错误,决定权属于人大,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③错误,质询权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3、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40年的持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18年10月17日,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①旨在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②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③需要中国共产党切实履行经济建设职能④表明我国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脱贫攻坚战的目的在于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②不符合题意,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材料没有体现。③表述错误,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不是党。④符合题意,我国致力于消除贫困,表明我国切实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考点二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权利内容意义注意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必须同时具备国籍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龄条件(年满十八周岁)、政治条件(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脱离法律约束的、绝对的自由8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提醒]权利≠权力。前者属于法律概念,后者属于政治概念。两者的区别:第一,权利的主体不是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第二,权利的内容比权力的内容广泛;第三,权利可以放弃,权力不能放弃。2.公民的政治义务内容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保卫祖国的需要[注意]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权利与义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与义务。3.我国公民
本文标题:2020年领军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12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精讲深剖)(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447231 .html